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作者:馮少華)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出自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詠史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青山仍矗立在眼前,夕陽一次又一次西下。該詞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蕩氣回腸,借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裡有着含蓄,高亢中有着深沉,奔騰裡有着沉澱,得失中有着思考,讓人油然而生曆史興衰之感,人生沉浮之慨。既有無情歲月的蒼涼悲壯,又有曠達胸懷的淡泊甯靜,飽含着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
古往今來,世事變遷,追逐功利,是絕大部分人的生存方式,曆盡紅塵百劫,痛苦不堪的卻是名缰利鎖。縱然是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在經曆了時、空、人、事後,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化。人生短暫,古今之事,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在是非成敗的争執糾葛中解脫。發展,是曆史演變的必然趨勢,對于生活,要拿得起,進得去,放得下,跳得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自然與人融為一體的和諧畫面。青山孕育着生機勃勃,夕陽蘊含着沉靜之美,皆是自然之本色,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長。在靜與動的不斷演繹裡,無論狂風暴雨,閃電雷鳴,青山和夕陽依然屹立在天地之間。而依舊和幾度,卻反複在變與不變的現實間徘徊與掙紮。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淡定從容,坦然放下。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态;夕陽不變,目睹人生滄桑。
生命苦短,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寄蜉蝣于天地,青山依舊在;渺蒼海之一粟,幾度夕陽紅。立足長遠和整體效益最大化,對于當下過眼煙雲的世事,就不必耿耿于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青山,托趣夕陽,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着眼于未來與發展,以精力為導向去積極運作,以事為媒,随緣積德,悄然聚能,主動布場,逐步提升個人的德性能量,才能達到返樸歸真,光而不耀的境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