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7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态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侯翠榮,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趙方德,省能源局黨組成員王福棟,省氣象局副局長曾沁,省生态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吳泓洋解讀《山東省“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記者提到,氣候變化給世界、給人類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對山東氣候方面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對此,山東省氣象局副局長曾沁作出回答。
曾沁介紹,根據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最新評估顯示,全球氣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暖,這種增暖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特别是化石能源燃燒,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的增溫效應。目前全球表面溫度已經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了1.09℃。随着大氣溫度的升高,大氣中的水汽含量會明顯增加,其内蘊藏的能量和水汽循環加劇,造成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
從增暖速度上看,我國大于全球平均,山東大于全國平均。我國1961年建成較完善的氣象觀測網,觀測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10年增暖0.26℃,山東每十年增暖0.31℃,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20℃/10年)。氣候變暖速度從上個世紀90年代明顯加快,最近十年山東平均氣溫達到14.0℃,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的6年均出現在最近十年。
從地域上看,我國北方降水呈明顯增多,年平均降水每十年增加39毫米。山東降水也在增多,平均每十年增加10毫米,但降水空間分布極不均勻,魯西北在變濕,半島呈現幹旱化趨勢。同時氣候變暖造成山東天氣氣候的極端性明顯增強,尤其是最近五年,與上世紀(1971—2000年)相比,山東每年高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增加了112%,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日數增加了40%,大暴雨(日降水量≥100毫米)日數增加了1倍,2007年濟南7·18特大暴雨1小時降水量便達到151毫米。2018年開始,山東連續4年遭受台風影響,台風北上影響山東的概率明顯加大。去年秋季山東遭遇罕見秋汛,陰雨寡照日數創1951年以來曆史同期之最。氣候變暖一小步,極端天氣的發生便邁出一大步。
氣候變暖還會影響到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導緻經濟社會運行的氣候風險加大。首先氣候變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海平面不斷上升,沿海地區将遭受越來越多的海洋災害,如海水入侵、海岸帶受到侵蝕、濱海的濕地退化、更多的風暴潮襲擊。其次我們的城市将遭受更強的熱浪和極端降水,短時強降雨的增多導緻城市運行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城市安全将遭遇極大挑戰。氣候變暖還會破壞整個生态系統的平衡,造成生态系統分布結構的改變,生物多樣性減少,對森林、濕地、海岸帶生态以及海水養殖帶來不利影響。氣候變暖也威脅到我們的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如冬小麥發育期提前,遭受春霜凍的風險加大,夏玉米遭受高溫熱害的風險加大。極端旱澇事件多發也會導緻農業生産遭受破壞,糧食減産風險增大。同時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也是巨大威脅,高溫熱浪的增加會直接造成人類死亡率增加,同時疾病的地理分布也會發生變化,熱帶的疾病向會中緯度地區傳播,細菌和病毒的傳播途徑和範圍擴大。這便是氣候變化影響的複雜深刻性。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暖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為了我們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全社會,各行各業甚至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主動培養能源節約意識,主動去減緩和适應氣候變化,促成整個社會向綠色低碳去發展,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于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