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想去幫助那邊的人民,從沒想過把病毒帶回來。”近日,馳援鄭州的志願者葉先生回廣州卻被罵哭的視頻,引發熱議。在後續報道中大家得知,35歲的葉先生在馳援鄭州四天中與徒弟維修車輛近500台,在返回廣州接受隔離期間,很多圍觀群衆加上他的微信,進行質疑與謾罵。支援災區的志願者反受辱,這“魔幻”經曆不光寒了葉先生一個人的心。
面對疫情,人們出于保護自己的本能而做出應急行為實屬正常,對外來返鄉人員提高警惕更是無可厚非。在此事件中圍觀群衆的擔憂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他們對馳援災區的葉先生進行指責與人身攻擊,已不再是出于對恐懼的沖動行為,而是一種發洩式的惡意傷害。人們對外來返鄉人員的擔憂大可通過正當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罵街”式的惡劣行為不僅于事無補,還會造成社會恐慌。況且,事件中的葉先生在得知鄭州疫情消息後,第一時間便進行了測溫和核酸檢測,并接受了隔離,圍觀群衆何必還要“大動肝火”去攻擊呢?
面對無端的質疑與謾罵,葉先生在澄清視頻中的一度哽咽。他不但要承受外界的壓力,也要承擔自己可能會感染病毒的心理壓力,在核酸結果出來“陰性”後,他懸着的心終于放下了。但是在這次事件中,他和他的家屬所遭受的心理傷害又需要多久能愈合?其所産生的不良輿論影響,又是否會讓正準備馳援災區的志願者所顧忌而選擇“明哲保身”?又或者是否有可能會影響一線救災與抗疫人員的心緒?
“為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因為葉先生的善舉,廣州市花都區政府已經為他減免了酒店隔離期間所需的全部費用。在面對這些為社會付出的志願者,我們不能将無私的大愛視作理所當然,送去鮮花與掌聲是我們最起碼的尊重。此外,在志願者勇敢地奔赴一線的同時,社會也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全身而退提供相應保障,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為他們的“熱心”續航,防止他們受到外界的惡意而“寒心”。
疫情可怕,别讓它蒙住了理性的認知與判斷,疏遠了人和人之間的情分。給那些于危難中挺身而出者多一些支持與鼓勵,那些熾熱的心才不會冷卻,溫暖才能繼續傳承。
文/魏澤鴻(湖南工商大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