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看待長城的宣傳

如何看待長城的宣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5 18:46:17

作者:賈月洋

“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在全世界炎黃子孫心裡,都占據着無可撼動的地位。

如何看待長城的宣傳(光明時評長城到底修了多少次)1

其實,長城并不僅僅是一道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由烽燧、墩台、壕溝、關口等輔助設施組合而成的大型軍事防禦工程。

不同曆史時期的長城,具體位置各有不同,也分别擁有“界壕”“邊牆”等不同名稱。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所建的楚長城,分布于今天河南與湖北交界一帶,至今已有2600多年曆史。

此後,由于戰争頻繁,齊國、燕國、魏國、趙國、秦國等,先後都在各自邊境一帶修建長城。

秦統一六國以後,為了防止北方匈奴入侵,将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各自修建的長城聯結起來,修建起一道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今天的甯夏固原、陝西榆林、内蒙古包頭等地,還留有部分秦長城遺址。

此後,伴随着漢朝的開疆拓土,漢長城在秦長城的基礎之上繼續向西延伸,今天玉門關、陽關一帶,還留有部分漢長城遺址。

從魏晉到隋唐,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大多沿用秦漢長城舊址,并結合本朝實際進行改造、重建,其長度、位置各不相同,也随着王朝國力的強弱而進退不定。總體來看,曆朝曆代長城遺址,基本沿今天内蒙古自治區南界和陰山東西一線上下擺動。

其中,遼金兩代的長城修建比較特殊。遼代和金代都以北方民族政權起家,其國防重點在更加西北方向的蒙古高原,因此,遼代在蒙古高原東北部、金代在大興安嶺沿線都曾修建長城。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長城,絕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而且是明朝中期以後才大規模修建的。

1449年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國防壓力漸漸增大,修建長城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此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榆林、甘肅、甯夏、大同、宣府、薊鎮、遼東等九邊重鎮紛紛開始建造長城。也就是說,明朝的長城,是各邊鎮在不同時間分段進行修建,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慢慢連為一體的。

同時,各邊鎮在建造長城的過程中,結合各地情況,分别采用了磚砌、石砌、夯土等不同建造方法。所以,我們今天熟悉的八達嶺、慕田峪等地的磚砌長城,并不能代表明長城的所有形态。

伴随着時間的推移,各處長城逐漸連成一線,和山海關、嘉峪關等各處關城一道,成為捍衛中原的重要屏障。可以說,明長城從開始修建到連成一線的過程,就是明朝九邊防禦體系建立的過程。

清朝以來,長城内外都納入中國版圖,長城的國防作用,漸漸淡化了。

時過境遷,今天的長城上,早已不見戍守邊關的士兵,隻有熙熙攘攘的各國遊客。

這條存在兩千多年、蜿蜒一萬餘裡的巨龍,早已失去當初捍衛中原的功用,而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根植于世界炎黃子孫的心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