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作為我國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國烹饪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稱,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享譽國内外,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與文明史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近代川菜最終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的特點。前後經曆三千餘年,川菜成為中國飲食文化四大主要流派之一,在海内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四川省傳統名菜之一麻婆豆腐,它還有一段小故事呢,清朝末年,成都萬福橋碼頭旁有一家小館子,老闆娘臉上有麻子,大家都叫她陳麻婆。有一天,陳麻婆的店裡生意很好,在快打烊的時候,又進來了一夥,要求老闆做點又下飯,又熱和又便宜的菜。陳麻婆看店裡沒什麼菜,隻剩下幾盤豆腐,一點牛肉末。于是陳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細,加上豆豉,放油鍋裡炒香。加點湯,放下切成方塊的豆腐塊,再配上其他調料,加入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鍋以後再來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灑在豆腐上。一盆色鮮味美的豆腐就上桌了。這一夥人吃得鼻子冒汗,整了好幾碗飯。後來那些苦哈哈的民衆開始一傳十,十傳百,都曉得陳麻婆做的豆腐很好吃,又下飯,又省錢,來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就成了陳家的招牌菜—麻婆豆腐。
酸菜魚,這道菜也有一段小故事。在上世紀90年代,發生在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這些漁夫平日勞作異常辛苦,所得的報酬又得養家糊口,所以通常都是在漁船上對付一口飯食。漁夫将捕獲的大魚賣錢,往往将賣剩的小魚與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漁夫将酸菜和鮮魚一鍋煮湯,這湯的味道鮮美, 酸菜魚是四川有名的特色菜,它鮮嫩爽口,開胃健脾,醒酒提神,湯美适口,希望你品嘗這獨特的菜肴。
夫妻肺片是四川有名的一道傳統菜,該菜品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通常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進行鹵制,而後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輔料制成紅油澆在上面。其制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适口。夫妻肺片,幾乎是成都每家菜館菜單上,你都能看到的菜名。盡管夫妻肺片裡沒有夫妻,也沒有肺片。夫妻肺片作為一道涼拌菜,在夏天尤其受歡迎。油而不膩,辣中帶香。它在川菜中的辣度等級不算高,各種料都煮得晶瑩軟爛,老人和孩子也會喜歡。
回鍋肉是四川民間的傳統菜肴,也稱熬鍋肉。因其曆史悠久,食者甚衆,遂成為别具風味的四川名菜。四川家家都能做回鍋肉,到四川回鍋肉不能不吃,俗話說“入蜀不吃回鍋肉,等于沒有到四川”。久居外鄉的四川人,回川探親訪友,首先想到要吃的就是回鍋肉。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不同做法的回鍋肉,口感華潤,入口綿香,其口味南北有所差異,南方和北方的以鹹鮮為主要口味,加以配菜味道也不一般,而川菜中回鍋肉則以麻辣鮮香為主,可以說是技壓群雄,獨領風騷。
毛血旺 是川菜的一道特色名菜。毛血旺以鴨血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于麻辣味。其起源于重慶,流行于西南地區,是一道著名的傳統菜式,這道菜是将生血旺現燙現吃,且毛肚雜碎為主料,遂得名。它也有個小故事,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于是當街賣起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味道特别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将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毛”是重慶方言,就是粗糙,馬虎的意思。
川菜是曆史悠久、地方風味極為濃厚的菜系。川菜還有很多家喻戶曉的名菜,如魚香肉絲、辣子雞、宮保雞丁、水煮魚等等等等。從古至今,川菜都是巴蜀大地上的驕傲。由于四川地理位置獨特,為川菜創造了多樣化的食材和輔料,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簡單介紹的幾道川菜。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 轉發收藏 評論!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