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鮰魚的魚病防治

鮰魚的魚病防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0 23:21:23

鮰魚學名斑點叉尾鮰,又名溝鲶,原産于美洲, 引進我國後随着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魚病頻繁發生,從細菌感染到寄生蟲的侵襲均可造成批量死亡,給養殖者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近年來,鮰魚春季病害尤為突出,現總結一下湖北仙桃通海口地區春季鮰魚常見問題及防治方法。

一、常見問題

1、爛鰓

春季氣溫變化大,晴天中午溶解氧容易過飽和,導緻鰓絲、鳍條内形成氣栓,進而鰓絲潰爛。鮰魚養殖從11月份到翌年3月份一般不投喂,鮰魚屬底層魚類,在底層覓食容易攪動底泥導緻水渾,開春浮遊動物過量繁殖也容易導緻水渾,底泥中的細菌進入池塘大量繁殖引起爛鰓。

2、體表潰瘍

鮰魚潰瘍經常繼發水黴菌感染,流行水溫15℃左右。潰瘍可能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氣泡病可引起機械損傷進而局部或全身潰瘍,拉網引起的機械損傷容易導緻體表潰瘍,互殘和饑餓覓食也會導緻體表受傷,進而潰瘍感染水黴菌。

3、“套腸”

鮰魚養殖在冬季一般不投喂,腸道變薄,春季升溫後開始覓食,此時鮰魚體質較弱,抗病力下降,套腸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另外抗生素投喂過多,容易導緻鮰魚腸道菌群失調,也容易引起套腸。

鮰魚的魚病防治(通海口地區春季鮰魚常見病害淺析)1

“套腸”症狀

4、杯體蟲

杯體蟲在鮰魚上面很常見,苗種和成魚都感染,苗種更容易感染,育苗階段常常發生。在低溫期,有機質多,水質渾濁的池塘鮰魚容易感染杯體蟲。吃食的魚體質較好,對杯體蟲有較強的抵抗力,不吃食的魚感染杯體蟲較多。

5、小瓜蟲

小瓜蟲近年來時有發生,主要發生在低溫期,流行溫度在10-25℃。水質清瘦的池塘容易發生。過早停食,鮰魚體質較差也容易感染。

6、愛德華氏菌病

病原主要是鮰愛德華氏菌。發病分為急性型“腸道敗血型”和慢性型“頭蓋穿孔型”。急性發病急,死亡率高,主要經消化道感染,病魚腹部膨大,體表、肌肉可見到細小的充血、出血斑和潰瘍竈,眼球突出,鰓絲蒼白而有出血點,腹腔積水,肝脾腎腫大、出血,胃、腸道大且有積液等。慢性發病主要經神經系統感染,病程較長,病魚出現慢性腦膜炎,即“裂頭”症狀,最後在體表、頭部形成潰瘍性的病竈,病魚解剖可見腸道出現“套腸”等症狀。

全年都有發生,所有規格的魚都能感染發病,其中2-4月,8-10月,“裂頭”症狀多見,流行水溫為24~28℃。

鮰魚的魚病防治(通海口地區春季鮰魚常見病害淺析)2

病魚出現“裂頭”和突眼

二、防治方法

1、細菌病的防治

對于細菌病來說,發病時,先使用“激活”、“碧水安”穩定環境,“底加氧”連續使用處理底部環境,同時促進攝食;再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進行内服,一般使用1包“腸苷康” 2包“菌炎好迪” 1包“三黃散”内服10000斤魚,連續内服5天,然後停3天,繼續内服4天。死亡量大同時吃料差,若溶氧充足,連續使用“永樂碘”2次;缺氧時配合“氧速保”使用。

2、寄生蟲病的防治

養殖周期結束後,淤泥厚的池塘清淤、曬塘,無法清淤的池塘,用“清塘修複安”徹底消毒,減少寄生蟲蟲卵。養殖過程定期使用“福地安Ⅱ”改底,可以減少寄生蟲的發生概率;内服保健增強體質,亦可降低感染幾率。

杯體蟲感染時,少量寄生魚體時可不做處理,保持池塘水體穩定,溶氧充足即可。大量寄生時,先使用“福地安Ⅱ”改底,“氧速保”清洗黏液及水體中有機碎屑,當嚴重感染時使用“纖蟲易克”外潑,一般連續使用2次,即可恢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