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腸道怎麼調理更健康

腸道怎麼調理更健康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7 00:21:04

腸道健康很重要,可絕大多數人不重視腸道的健康。

《國民腸道健康白皮書》中顯示,95%的中國人存在腸道問題,但是超過1/4的國人卻根本不關心腸道健康。

那麼,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健康到底有多重要呢?

腸道怎麼調理更健康(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1

腸道是人體的健康“基石”

1. 吸收和排洩功能

成人的腸道總長度在8~10米,90%以上的營養物質是通過腸道消化和吸收的。

同時,當身體沒有吸收的物質,大量的細菌和有害物質,最終也是通過直腸肛門排出去。

2. 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人體70%的免疫球蛋白IgA在腸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與消化道有關。

腸道是人體吸收代謝食物的主要器官,腸道内有人體最大的“細菌庫”,這些細菌起到調節吸收、消化和代謝免疫的功能。

那麼腸道這麼多細菌會不會跑到血液中引起感染?不會,因為腸系膜淋巴結發達,集結了全身70%~80%的免疫細胞,保證細菌隻能呆在腸道裡,不會跑到人體的血液和其他組織中。

因此,腸道是人體抵禦毒素和有害物質侵入的第一道防線。

3. 神經調節功能

除了大腦之外,腸道是神經細胞最多的器官,大約有1億多的神經細胞。

這些神經細胞能夠獨立于大腦之外感受腸道的各種物質,包括食物、營養、藥物、細菌和病毒等信息,可以控制腸道的行為。

其實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感到“腸道神經”在發揮作用,比如緊張的時候想去廁所,生氣的時候會胃痛,傷心難過的時候吃不下飯.....這些都是腸道神經系統對情緒作出的應激反應。

腸道怎麼調理更健康(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2

哪些原因可以導緻腸道疾病呢?

現在醫學給出保護腸道健康的答案是“腸道健康的關鍵是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

按照腸道菌群對人體的影響,細菌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益菌和有害菌。

正常情況下,有害菌和有益菌能夠達到一種平衡,如果打破菌群平衡,當有害菌多的時候會引起腹瀉、便秘和免疫力下降等炎症性腸病。

引起腸道菌群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5大原因:

1)長期飲食不均衡,長期食用過多不健康的食品。

2)攝入變質的食品,導緻腸道有害菌增多,引起腹瀉。

3)年齡增長,體質變弱,有害菌增多,身體免疫力降低。

4)服用某些藥物,比如過量抗生素導緻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

5)胃腸功能障礙疾病,器質性原因導緻菌群失衡。

腸道怎麼調理更健康(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3

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幾點,保護腸道健康:

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要暴飲暴食,應該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保證一定的飲水量,平時也可以多吃一點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

二、不要長期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一直都是我國存在的嚴重社會問題,濫用抗生素不僅會殺滅有害細菌,也會同時殺滅腸道内的有益菌,造成腸道菌群失衡。

三、不要長期濫用瀉藥

長期濫用瀉藥會對腸道産生沖擊,導緻腸壁神經功能紊亂、電解質紊亂和結腸變黑等,長期用藥會導緻腸道自主調節功能減弱。

四、給予腸道充足的休息時間

腸道消化食物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兩餐之間要間隔一段時間,而且睡覺之前也不能吃太多東西,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

五、細嚼慢咽

充分的咀嚼對消化食物至關重要,通過咀嚼功能讓神經反射發信号到腸胃,以便腸胃更好的分泌蛋白酶來消化食物。

六、堅持鍛煉

堅持适當的運動鍛煉,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以便加速排便,延緩腸道老化。

所以,保護好我們的“第二大腦”,腸道健康重視起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