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頂真”
撰稿:成宇 | 主講:成宇
上期答案
answer
我們民間有很多諺語,就是以諧音為修辭方式的,這些諧音的言語生動活潑,極有趣味。請大家看下列諺語的謎面,說出諺語的謎底。
1. 孔夫子搬家——淨是輸(書)
2.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3. 精裝茅台——好久(酒)
4. 梁山泊軍事——無用(吳用)
5. 一條腿的褲子——成群(裙)
6. 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7.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禮)
8. 電線杆子綁雞毛——好大的膽子(撣子)
9. 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10.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适(鄭何氏)
正文
今天我們講頂針。這裡的頂針不是我們做針線活的工具頂針,而是一種修辭手法。而這種修辭手法和工具頂針有什麼關系嗎?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這種工具,年紀稍長一些的朋友可能還會有記憶。
在北京潭柘寺彌勒殿有一幅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幅楹聯就使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那什麼是頂針呢?頂針,也叫聯珠,就是指用前一個詞句的末尾,作為下一個詞句的開頭,使相鄰的詞句上下相連,首尾銜接的修辭格,這種首尾相接的形式,就像做針線活時用頂針一針針地連綴的狀态,也許這就是我們把它稱之為頂針的原因吧。
我們再看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這首小詩上下句首尾銜接,也使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
其實,頂針的修辭手法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也許大家還記得我們上語文課時,老師常帶我們做的一種文字遊戲——成語接龍。其實那就是一種頂針的文字遊戲。我記得改革之初有一個相聲其中有一個片段,捧哏的說出一個四字詞語,要求逗哏的字頭咬字尾,最後說出“實現四化”結束,這也是頂針。
頂針這種修辭格在我國的修辭史上古已有之,《禮記·中庸》中說:“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這就是頂真的修辭運用。頂針,在文學作品中更是被普遍使用。比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細雨弄煙煙弄日,斷雲粘水水粘空。”(韓元吉《浣溪沙》)上面的兩個例子都是句中使用頂針,再比如:“斷腸人寫斷腸詞,詞寫心中事,事到頭來不由自。自尋思,思量往日真誠意。”(元無名氏《小桃紅》)“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 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魯迅《祝福》)這兩個例子都是句子之間使用頂針。
頂針的修辭形式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不一一列舉,大家可以在日常的語言交際及閱讀中趣去慢慢發現并尋找其規律。到了現代的語言生活中,頂針的修辭在形式上也有一些發展變化,比如流沙河的詩歌《理想》中寫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大家發現其中頂針的使用了嗎?
有一次,我到同學家做客,同學的夫人向我抱怨我的同學太忙不幹家務,就使用了頂針的修辭,非常有意思,她說:“你這位同學整天不回家,回家什麼也不幹,不幹還總挑錯,挑錯你倒是幹呀,幹還幹不好,幹不好還總有理。”我聽了以後,對她說:“嫂子,我明白了。您就别說了,說了也沒用,沒用的話說了大夥都生氣,生氣您就抱怨他,他整天在外也很累,累了就想歇着,歇着您看着就不高興,不高興您也得幹,幹完了您又抱怨,抱怨完您也生氣。”沒等我把話說完,嫂子就笑了,然後給我們準備酒菜去了。也許這就是頂針的妙用吧。
本期試題
question
請您用頂針的修辭對出下聯。
第一個上聯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第二個上聯是:聽雨雨住,住聽雨樓邊,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第三個上聯是:一心守道道無窮,窮中有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