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成長的突破口?來源:【中國教師報】不管是“勤”或“行”,還是“靈”或“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我”字,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師專業成長的突破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中國教師報】
不管是“勤”或“行”,還是“靈”或“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我”字。
上半年,《中國教師報》教師教育版刊載了邵金華的一篇文章《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八字真言”》。
作者結合所在學校成功做法,強調青年教師可以通過模仿、閱讀、交流和反思等四種方式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讀罷,對其中的觀點深以為然。
與此同時,筆者也在揣摩:除了技術操作層面的“八字真言”,是不是也可以從精神追求的角度再列個“我勤、我行、我靈、我競”的“八字真言”呢?
01
我勤
筆者參加過不下數十次市内外的教師招聘評審活動,發現一個現象:許多剛剛畢業的青年人像走馬燈一樣到處筆試、面試。
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幸運地擠過了“獨木橋”,在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卻很快又令人費解地變得極為“佛系”了。
問他為什麼不好好工作,他說“享受生活比什麼都重要”;問他為什麼不研究課堂、不研究教學,他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本身就是個悖論”……
以上論述看似言之鑿鑿,實為推脫之詞,隻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惰性而已。
這樣的看法、做法,注定與新時代對教師更高的要求格格不入。
不誇張地說:今天可以不勤,但明天必然會被淘汰;今天唯有勤奮,明天才可以走得更遠、更快。
02
我行
才走上講台的青年人最缺什麼?是處理班級複雜問題的果敢,是化解家校尖銳矛盾的敏捷,更是教會孩子生命拔節的自信。
有一次,幫學校裡某位參加市優質課競賽的青年教師磨課。幾輪下來,他唉聲歎氣地說了一句話:“我都不會上課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我想了想,告訴他:“别人說得再多都是别人的,适合你的就聽進去,不适合你的就不要聽。相信自己,你可以。”
誰都知道,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有起有伏,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面對。懷疑過去不成熟的做法沒有問題,但是徹徹底底地否定自己大可不必。
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朝氣、勇氣和心氣,甚至還要有舍我其誰的霸氣。
敗了大不了再來,錯了隻要改了就行。有什麼了不起的?很難想象,見誰都唯唯諾諾的老師會教出怎樣的學生。
03
我靈
悟性這東西,很奇怪——既虛無,又實實在在擺在那兒。
對青年教師而言,有了它就像搭上了專業成長的快車。
譬如,解讀教材時有了領悟編者、作者意圖的靈氣,教案預設自不會太差;出現突發狀況時有了巧妙轉移學生注意力的靈光,課堂教學效果說不定還能錦上添花;與他人交流、表達觀點時有了幽默不失真誠、鮮活不乏厚重的靈動,一切自然事半功倍……
千萬不要以為“靈”是一種天賦,可遇而不可求。在筆者看來,它更像是一種後天努力、不斷積澱後的“水到渠成”。
青年朋友,你們想一想:看多了是不是就不覺得新奇了?做多了是不是就覺得不那麼棘手了?
如果說肌肉有記憶,那麼人的反應速度、思維方式、應對措施自然也會是有記憶的。這個“記憶”,就是“靈”。
04
我競
敢不敢與别人比,是勇氣問題;想不想與别人比,是态度問題。
當我們在思想上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比不比得過别人”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自2014年起,筆者牽頭在學校辦了兩個班,一個是青年教師香樟樹讀書班,另一個是青年教師香樟葉随筆班。
在兩個班的啟動儀式上,我就對年輕人明确喊出了一句口号:我們就是要比誰讀的專業書籍更多,誰寫的專業文章發表得更多。
事實證明,那些更愛讀更愛寫的年輕教師很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有些人僅用了幾年時間就成長為骨幹教師。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書香潤德、筆耕發芽的緣故嗎?有,但絕非全部和根本。
這些年輕人身上最可貴的是眼裡那縷“與别人比一比”的神與光。整天琢磨“我有什麼問題”“我如何變得更好”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究竟在哪兒,想不成長都難。
綜上所言,不管是“勤”或“行”,還是“靈”或“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我”字。
為何?竊以為,脫離了激發主體能動性的一切強制措施哪怕成效肉眼可見,也是不能持續和長久的。
所以說,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源在于激發自我成長的熱情,勇往直前。
作者 | 陳靜靜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城東實驗小學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有事兒咨詢,戳一戳中師君(微信号zgjsbhh)
商務合作請撥打010-82296824(梁老師)
010-82296739(康老師)
劉堅:20年新課程改革到底帶來了什麼?
“雙減”,不是減父母的責任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雙減”新政後,期待父母們“四增”
本文來自【中國教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