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世界散文?以前一直很喜歡古希臘哲人普羅泰戈拉的一句話——人是萬物的尺度字裡行間充滿了生而為人的驕傲後來也經常和朋友辯論——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人的一切偉大就都是理所應當的,作為萬物的尺度自然也不在話下;如果人沒有自由意志,那麼人與萬物是雷同的,自然無法作為衡量萬物的标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換個角度看世界散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以前一直很喜歡古希臘哲人普羅泰戈拉的一句話——人是萬物的尺度。字裡行間充滿了生而為人的驕傲。後來也經常和朋友辯論——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人的一切偉大就都是理所應當的,作為萬物的尺度自然也不在話下;如果人沒有自由意志,那麼人與萬物是雷同的,自然無法作為衡量萬物的标尺。
人是否有自由意志,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點,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我們就需要進行無限倒推,在微觀粒子層面,分子、原子的意向性如何得以實現?第二點,如果人有自由意志,我們需要假定意志的相對獨立性,那麼意志的獨立性何以保障?意志是否可以脫離身體獨存?第三點,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自由意志的限度在哪裡?是在形而上學的自由意志,還是在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由意志?還是說自由意志隻是人們假想的一種聯系,一種心物二元論的産物。
梅洛-龐蒂是我特别喜歡的一位哲學家,他很有洞見性的把身體這個一直被當做客體的存在納入了整體的主體認知體系裡,很巧妙的解決了心物二元的對立。在《眼和心》這篇長文裡,梅洛-龐蒂的一個觀點很吸引我,我們的目光先是被吸引,然後産生聚焦,然後才有了“看”這個感覺,以此來看,“看”這個動作看似充滿了主動性,實際卻是一種很被動的行為。這和我之前的一個想法很契合,我一直把身體當做一台精密的生物計算機,通過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做出一些基礎動作,并在大量的基礎動作中學結出一套行為準則并進行了部分的記憶,這些行為準則及記憶被我們的想象賦予意義,便成為了類似靈魂、心理、意志這類的存在。
在《世界的散文》中,梅洛-龐蒂對語言進行了深入的探析。語言是什麼?如果隻是一種符号,那麼數學符号更适合取代語言。在我看來,語言更像是一種儲存池,這一儲存池先由基礎的聲音構成,然後這些聲音與符号相匹配,逐漸形成了一套規則。這些規則随着曆史發展、區域變化逐漸擴充或者删減。在讓人類各個社群可以溝通的同時又擁有相對的自主解讀性,為人類的想象力預留了空間。所以語言看似不像數學符号嚴謹,但卻是更适合人類的一種交流方式,讓人類既可以在溝通中保障有序,又為個體的彼此差異留足了空間,保留了多元發展的可能。
人是萬物的尺度嗎?從微觀粒子來看,不一定。但從宏觀個人的視野來看,人在思考着這些形而上的問題。但如果腦洞擴充一步,我們又何以知道萬物不在思考呢——隻是用的方式與我們不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