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昆曲,不得不提到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所著的《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便是《牡丹亭》的靈魂所在,《牡丹亭》講述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歌頌浪漫的愛情,本就家喻戶曉。
而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在世界巡演,引起了更多的關注和争議。新版《牡丹亭》保持了昆曲的精髓,利用現代技術,賦予這部傳世經典更多的新鮮氣息,讓這部講述跨越了生死的愛情故事的傳世經典又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
這也讓号稱“百戲之祖”蘊含古典之美的昆曲藝術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讨論。昆曲,号稱“百戲之祖”,為何有此一說呢?
一、昆曲之源
昆曲已經有600多年的曆史,是一種綜合性藝術,有鼓、闆、曲笛、三弦等伴奏樂器,還搭配優美的舞蹈及武術。 糅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昆曲不僅典雅優美,也婉轉細膩,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昆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昆曲名字來源于其産生之地——昆山市。昆山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多使用吳語,昆曲便是使用吳語進行演唱。在北宋末年,南戲興起。
元末,南戲傳到吳越地區後融合當地民間藝術,形成了昆山腔。後來,昆山腔慢慢傳向全國,并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衍生出種類繁多的戲曲流派。昆山腔在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力非凡。在乾隆年間,昆曲發展達到頂峰,并影響了其他地方劇種,比如粵劇、桂劇、越劇、川劇、湘劇等等。
被譽為“國粹”的京劇也和昆曲淵源頗深,曾經受到昆曲的滋養。乾隆時期進京表演有四大班子,其中的四喜班子就以表演昆曲聞名,這些戲班子相互交流相互影響,最終形成新的藝術形式——京劇。
雖然京劇并非直接脫胎于昆曲,但京劇的表演形式受到昆曲的影響較深。相比其他劇種,京劇不僅唱腔獨特好聽,身段程式也都十分優美,而這是被昆曲影響的結果。其中,京劇的很多武戲都是直接用的昆曲的套路,所以京劇中保留了大量的昆曲武戲。
在昆曲衰落時流失了大量武戲,反而需要從京劇中拿回。而過去很多京劇藝人學戲,都會學習昆曲來打基礎,這樣既會使基本功紮實,也有利于京劇表演。一些著名的京劇演員也可以表演昆曲,比如梅蘭芳就能夠表演昆曲。可以說,昆曲無愧于“百戲之祖”的稱号。
二、昆曲的繁榮
昆曲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真正能夠欣賞這種高雅藝術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官僚士大夫,他們往往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昆曲的繁榮依賴于他們的推崇。昆曲在明清時期的發展,與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
昆曲誕生于江南水鄉,富饒之地。昆山位于江浙一帶,正是明清之際中國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帶。在宋朝以後,随着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商品經濟得到發展并繁榮起來。這裡的交通十分便利,地處入海口,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江南地區重要的政治中心,清代皇帝南巡大多經過此地。這裡的官僚商人為了迎接南巡的皇帝,蓄養了許多戲班子,推動了戲曲的繁榮。
江浙一帶彙集了許多文人雅士,有非常豐富的文化活動。經過前代的文化積累,戲曲文化異常繁榮,再加上湯顯祖等劇作家的貢獻,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湧現推動了昆曲的傳唱度,讓昆曲逐漸推廣開來。達官貴人十分喜歡昆曲,甚至以蓄養家庭戲班為時尚。在商品經濟的推動下,戲班開始職業化,不僅僅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也逐漸在普羅大衆中傳播開來。
對昆曲的傳播,影響最大的應當是揚州鹽商。揚州鹽商是清朝在兩淮鹽業營運中取得豐厚利潤的社會群體。财力雄厚的淮南鹽商,不僅積極投身于學術文化活動,以收藏書畫等為風雅之事,還推動戲曲的發展。他們會在家中養昆曲戲班子,以迎接南巡的皇帝。作為昆曲誕生地的蘇州地區,昆曲表演水平一直比較高,但是揚州地區的昆曲表演水平在揚州鹽商的推動下,足以和蘇州地區一較高下。
這個現象的出現和揚州鹽商為了迎接南巡聖駕所置辦的昆曲家班七大内班有關。皇帝南巡并不常有,在平常年份,七大内班會在一些重要節日進行表演,比如皇帝誕辰、太後誕辰等。
七大内班表演陣容非常強大,道具、行頭完備,演員身懷絕技。一個昆曲班子至少有三、四十人,最多能達到八十多人,還有配備道具和行頭,要養這樣的戲班子,需要大量的資金,由此可見,揚州鹽商财力雄厚,對昆曲的發展繁榮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雍正皇帝明令禁止官吏蓄養優伶,以整頓吏治,到了乾隆時期,官僚士大夫蓄養家班的現象減少,但蓄養家班的風氣從官僚士大夫轉移到了商人中。而乾隆出于發展經濟的目的,也鼓勵商人出資蓄養家班,揚州鹽商的七大内班就是商人蓄養家班的頂峰。
在嘉慶以後,揚州鹽商經濟實力下降,商人家班慢慢瓦解,戲班子為了尋找出路,開始轉向職業化,開始從廳堂樓閣轉向茶樓戲館,進行商業演出,面向大衆。
三、昆曲衰敗
開始職業化的昆曲班子在面向大衆之後,是否能夠成功轉型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乾隆以後,昆曲走向衰敗,逐漸沒落,不複往日輝煌。昆曲的衰敗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變化有關,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市民階層逐漸崛起,統治者文化統治政策促使原本是昆曲忠實擁趸的士大夫階層轉向務實,但是昆曲無法适應這一變化,走向衰敗。
從昆曲這一藝術形式看,昆曲的表演内容、形式、文辭、腔調以及其本身舒緩、惆怅的風格并不被這一新崛起的階層所青睐,滿足不了這一新崛起的市民階層的需要。昆曲所使用的劇本大多為文人士大夫所作,反映上層社會生活,與大衆有隔離和距離感,脫離了廣大群衆。而昆劇創作後繼無人,缺乏活力、創造力。
昆曲誕生于南方,傳播到北方,風靡一時,但是在輝煌過後,由于南北文化差異,北方觀衆更喜歡熱烈、刺激的音樂,比如秦腔、高腔等。在激烈的競争中,婉轉舒緩的昆曲不得不敗下陣來。
四、小結
乾隆以後,昆曲走向衰敗,到了20世紀初期,昆曲已經岌岌可危。時至今日,當代豐富的娛樂文化形式更加豐富,節奏緩慢、程序嚴格、情節陳舊的昆曲藝術喪失了活力,面臨着更為激烈的競争。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藝術大都處境艱難,瀕臨滅絕,昆曲也是如此。
如何進行革新,一直是争議焦點,如果改變較大,則容易失去昆曲特性;變革不夠,則無法融入新時代,貼近時代需求。而人才流失讓本就岌岌可危的昆曲更加艱難。
白先勇先生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何嘗不是力挽狂瀾之舉?他所做出的嘗試,既保留了昆曲的特性,不失昆曲韻味,又讓昆曲更加貼合時代,符合新時代審美需求,讓昆曲能繼續大放異彩,展現出古典之美,讓大衆為古典之美所震撼、傾倒。
随着昆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會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對昆曲的保護中,我們期待号稱“百戲之祖”的昆曲能煥發生機。但昆曲想要走出困境,并非一時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這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讨。
參考文獻:
《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藝術史料》王利器
《乾隆時期揚州鹽商與昆曲的發展》鄭志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