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沙市開福區的李女士1周前做飯時突然感覺頭暈,天旋地轉,“肚子裡翻江倒海”,不一會,把早晨吃的東西都全吐出來了。躺着休息一會後,又感覺頭暈更厲害了,還出現了身體向左偏斜。近日,她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眩暈診療中心就診,這才找到了病因,原來自己患上了前庭神經炎。
△圖源自網絡。
“開始有這些症狀的前幾天,我還以為是感冒、勞累導緻。”李女士說,當時她馬上躺在沙發上去休息,過一會自己覺得頭暈好一些了,想站起來時卻又感覺頭暈再次加重,想站都站不穩,身體還向左偏斜。
李女士趕緊讓家屬叫了救護車送到就近醫院就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因為症狀沒有明顯好轉,她又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眩暈診療中心就診。
醫生給李女士做了詳細的前庭功能檢查與評估,發現她有水平向右眼震,閉目試驗陽性,冷熱試驗左側明顯低下,頭脈沖(甩頭試驗)左側陽性,再結合其他輔助檢查,診斷其為前庭神經炎(左側)。
經過小劑量激素治療、前庭康複訓練以及積極心理疏導。治療幾天後李女士頭不暈了,走路也跟以前一樣了。
“原本我以為自己得了中風,下半輩子就要在床上過了,沒想到短短幾天我就可以跟以前一樣正常生活了”。近日,李女士已康複出院。
長沙市第一醫院眩暈診療中心醫生餘孝君介紹,和李女士有相同經曆的人不在少數,因為前庭神經炎是相對比較常見的一種周圍性前庭疾病,可能與病毒感染侵犯前庭神經節或前庭神經分支部分引起,部分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史。臨床上表現為突發旋轉性眩暈,伴眼震、平衡功能障礙及惡心、嘔吐等自主神經症狀。患者起病急,多表現為眩暈及向一側傾倒感,靜止時好轉,活動後加重,重症者可伴有惡心、嘔吐,但無耳鳴、耳聾等耳蝸及腦幹受累症狀。
餘孝君強調,前庭周圍性眩暈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經顱外段(在内聽道内)病變引起的眩暈,多有聽力損害,無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表現。當周圍性眩暈(良性眩暈)以及中樞性眩暈(惡性眩暈)難以鑒别時,精準的床旁HINT檢查(甩頭、凝視性眼震、眼偏斜)至關重要,及時的完善頭部MRI以及系統全面的全身檢查十分必要。
潇湘晨報記者劉雙 通訊員張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