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獨立院校轉設?“北師大珠海分校沒有任何投資人進來同樣辦得挺好,招生都在二本線以上,國有資産怎麼轉為民辦?”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鐘秉林對獨立學院“非公即民”的做法表達了不同意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新獨立院校轉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北師大珠海分校沒有任何投資人進來同樣辦得挺好,招生都在二本線以上,國有資産怎麼轉為民辦?”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鐘秉林對獨立學院“非公即民”的做法表達了不同意見。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院長徐建華等人。徐建華介紹說,該學院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中山大學孫文學院,1995年改成省市共建的中山學院,2002年改為現名,由中山市政府和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建設。
據知情者透露,為讓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等國内少數幾所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的學校,即沒有投資人的高校達到教育部26号令要求,有教育部官員到校指導時出了一個主意:可以引入一個社會出資者,否則就不是民辦機制,不得按民辦學校的标準收學費。
“非得讓我們去找一個投資人來‘打架’嗎?”有學者說,“投資人和學校在辦學上的價值取向有沖突,沒有這個必要”。
部分省份連夜“超生”的
一些獨立學院成“怪胎”
有關人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披露獨立學院政策被異化的過程時說,獨立學院最早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自己審批。因此,沒有什麼規則可依,審批管理比較混亂。
東南大學1997年按招生比例的2%,在高考落榜生中錄取一批學生進行成本收費,學生4年通過全部課程頒發畢業證書。獲悉相關信息後,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也去教育部申請了不等的指标。
1998年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指出這是“亂收費”,教育部學生司叫停了這種“寬進嚴出”的試點。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就把報告送給分管副省長。
分管副省長表示,江蘇省連續幾年擴招1萬人需要有載體,此舉很好。建議說,第一,你們不要在落榜生裡招,幹脆納入省招生計劃在第二批次中招;第二,不要隻是東南大學、南京大學這樣搞,其他學校也可這樣辦。所以,該省1999年就一下出來了12所“校中校”。
到了2003年,教育部意識到這種無序狀态對中國高等教育大衆化發展帶來的危害,決定從2004年起把獨立學院審批權上收到教育部。就在獨立學院審批大權上收的前夕,部分省份連夜“超生”獨立學院。
“真牛氣,在短短時間内就審批了20多所獨立學院。”引用一位知情者的話說,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緊急通知每所高等學校,必須馬上注冊成立一家公司,申報合作舉辦獨立學院。
授予獨立學院舉辦資格與招生指标,就相當于給普通高校派發了一個“紅包”,給了一條财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陵學院董事長黃飛健表示,江蘇省的情況則更為特殊。“省内25家獨立學院大部分是母體高校投資,另有10多所高校的二級學院連戶頭都沒有,也直接招生。”
據知情者透露,金陵科技學院龍蟠學院、南京曉莊學院行知學院、淮陰工學院江淮學院、淮陰師範學院文通學院、鹽城工學院博雅學院、鹽城師範學院黃海學院、常州工學院延陵學院等二級學院,依附于母體高校并頒發母體高校的證書等。
從競争業态來看,“校中校”在高考第三批次招生過程中,對民辦高校具有超強的殺傷力;從教育教學資源來看,“校中校”完全依附于母體高校少有的實驗設備、圖書資源、體育設施等,對母體高校學生來說十分不公平。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說,在高等教育資源普遍緊缺的情況下,有些地方和高校探索舉辦具有民辦性質的二級學院。這些二級學院并沒有經過教育部審批,相當一部分是高校自己試辦的,有一些是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的。
誰是“校中校”幕後最大的老闆
“較之北師大珠海分校、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浙大城市學院等,高等學校‘校中校’是另外一回事。”鐘秉林說。
據東部某教育行政部門高等教育處一位副處長介紹,公辦學校出資、民營機制收費的“校中校”之所以遭到民辦高校抗議,很重要的因素是它們戴着“紅帽子”、含着“金鑰匙”出生,在市場競争中處于強勢地位,不斷壓縮民辦本科高校生存空間。
據了解,對公辦大學的“校中校”及其衍生出的各種複雜利益關系,教育部紀檢監察部門曾派出隊伍調查,部分省(市)的公辦高校有所收斂。
湖北省是國内擁有獨立學院最多的省份之一,獨立學院興起與政府對高校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有關。據統計,該省1999年經費總支出120.15億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68.02億元,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省GDP的1.76%,明顯低于全國平均值2.75%。人均教育經費總支出202.1元,在全國排第18位,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财政預算内撥款6.32億元,占預算内教育撥款總支出的12.55%。
“不創辦獨立學院,母體學校都難以活下去。”知情者說,三峽大學新校區建設産生欠債,由三峽大學、宜昌市政府及宣昌教育實業開發總公司在2000年合作舉辦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每年返回母體高校資金約1億元,極大緩解了三峽大學發展的困難。
由于曆史原因,福建省内高校不多、校園面積達不到辦學标準。為适應高等教育發展,建設新校區以擴大辦學規模成為首要任務。同時,政府不可能拿出足夠經費就出台政策,高校辦獨立學院的收入用于還新校區建設的貸款。
貴州省獨立學院辦學初期的目的也是為解決公辦高校經費不足的問題。貴州财經學院商務學院創辦初期招收的省外生源占60%以上,每年交母體高校7000萬至1億元。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原院長呂斌說:“沒有獨立學院,貴州的高等教育還要落後20年。”
“校中校”改革提議未獲得
省級層面積極響應
自“校中校”出現以來,就一直成為高等教育界人人喊打的對象。許多民辦高校期望教育部26号令對這個特殊群體“切一刀”:要麼回歸母體高校,要麼轉辦或停辦。
部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獨立學院院長則說:“教育部26号令隻适合經濟發達、财政狀況好的東部省份少數獨立學院;對于中西部地區‘一刀切’嚴格執行的話,将使一部分學生失去接受更高教育的機會,造成中西部省份本科入學人數在某個時間段出現大的波動。”
以中部某省為例,2013年高考錄取率達到80%左右,其中本科生錄取率約占40%;獨立學院約占本科生錄取人數的三分之一。若把獨立學院招生指标全部壓到一二批次錄取的普通高等學校去,省級财政根本不願意這樣做。
“教育部所屬高校生均财政經費撥款是地方高校生均财政經費的3倍甚至更多。”部分院長向本報記者透露,在湖北、湖南、江西以及一些西部省份,很多時候不是普通高等學校要舉辦獨立學院,而是省級财政沒有辦法承擔這麼大的高等教育規模。
目前,江蘇省獨立學院在校生約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的25%。蘇州大學原副校長殷愛荪說,不管各個獨立學院辦得如何,這塊規模效應不可能不要。如果獨立學院都按規定不辦了,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馬上掉下來。人大代表就會問怎麼回事?省長根本吃不消。
現在出現一種“假回歸”的現象,即“校中校”回歸母體高校變成公辦的二級學院,一邊享受公辦高校的經費撥款,一邊繼續劃為獨立學院體系,按民營機制高收費,所收學費進入母體高校賬戶。據東部地區一所學院黨委書記透露,治理“校中校”的最大阻力與困境在于,母體高校的經費來源及教職工福利待遇下降以後怎麼辦?大學校長找省長、省長就會找教育部部長。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郭春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校中校’成為獨立學院規範發展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某省約有12所獨立學院屬于“校中校”,回歸母體高校省級财政大約需要增加10億元教育經費。教育部發展規劃司調研時提出,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總體招生計劃不減的前提下,把“校中校”回歸母體後的招生計劃調整給其他的公辦、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教師按“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回歸,此建議尚未獲得省級層面的積極響應。
獨立學院應與地方高校轉型
區域高教布局結構優化統籌推進
“從教育部依法行政的角度,‘校中校’應該按照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回歸母體高校,也可以引入新出資者遷址實施規範。”郭春鳴副司長說,現實的問題是,省級财政要能填補這個經費缺口;獨立學院教師以何種身份回歸母體高校,尤其是在985、211大學聘任教師崗位要求越來越高,非留洋、非名校畢業的博士、碩士有多少競争力?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一支生力軍,涉及廣大師生以及千家萬戶,不是辦了一家中小企業,說關停就關停的。教育部發展規劃司認為,在破解獨立學院規範發展難題過程中,應與地方高校轉型結合起來,由省級政府統籌區域内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先調查摸底,然後科學規劃,再分步解決。
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介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包括獨立學院在内的民辦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涉及教育部等多個部門,中央領導同志以及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正在積極推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