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華為,不僅是看華為發布了哪款新品,看銷售收入多少,還要看其組織的演變,看其在國内及全球的布局,因為這代表了未來。
在創始人任正非作出準備過冬的部署後,華為是否在大規模收縮?筆者看來,未必!下面以近期引起筆者關注的華為幾所國内研究所最新動态,分析一下。
一、華為合肥研究所關于華為合肥研究所,前幾年就開始籌劃了,合肥作為我國的科創高地,與懷柔、張江、大灣區一起并列為我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因此,華為在國内的研發布局,合肥不能缺席。
近期,華為2012實驗室發布面向2023屆國内本碩及海外學子的招賢需求,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研究與創新中心,下轄中央研究院、中央硬件工程院、中央軟件院等多個部門。筆者留意到,研發工程師工作地點選擇,首次出現了合肥,就是說華為合肥研發部門開始接納應屆生了。從需求信息看出,合肥主要是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這也意味着,華為國内研究所繼八大研究所之後,新增長春研究所、廣州研究所之後,合肥研究所正式開始運作了。
二、華為長沙研究所2022年5月,華為以底價4385萬元摘得長沙市032号地塊,宗地面積36543.71,容積率不高于3.3,土地用途為新型工業用地,宗地位于開福區朝正垸,緊鄰濱河路,處于浏陽河邊,靠近馬欄山綠軸公園。
9月12日,華為湖南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落戶長沙馬欄山。按華為官方說法,華為湖南公司将緻力于在産品研發、業務創新、銷售與服務等三個方面展開區域布局。
産品研發方面,華為長沙研究所将與華為總部研究所協同,聚焦雲計算、音視頻技術創新、人工智能、業務軟件及鴻蒙操作系統的研發,打造具有核心競争力的産品及解決方案。特别值得關注的是,華為此次明确提出将聯合長沙研究所共同聚焦鴻蒙操作系統的研發,意味著賦予新成立的長沙研究所新的使命。
華為長沙研究所是繼長春研究所、廣州研究所、合肥研究所之後,又一新設的研究所。
長沙研究所由華為湖南籍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幾年前推動,另外,長沙的雙一流&985高校達3所,人才荟聚,華為在此設立研發機構是遲早的事。
三、華為上海青浦研發中心華為耗資數百億元建設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研發基地——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目前進展順利,2021年9月最先開工建設的E組團和F組團,經過近1年的緊張施工,日前,八大組團之二E/F組團都已全面結構封頂。
下圖是華為上海青浦研發中心項目F組團全面封頂,F組團又叫“廣場小鎮”組團,總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共有14棟單體建築,包括研發辦公及數據中心,配套普通實驗室、會議中心、員工餐廳等。
上圖不遠處,相鄰的是E組團,E組團又叫“森林小鎮”組團。總用地面積17.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2萬平方米,共有12棟單體建築,以研發用房為主,配套研發實驗室、員工服務設施、餐廳、小火車維修庫等。“森林小鎮”在原地面标高進行施工,整個項目堆土在30萬立方米,包括地上的景觀、瀑布、溪流等等。
E組團和F組團,後續将進入外立面、裝修、機電安裝等階段,預計2023年底E、F組團将全面交付,華為相關研發部門将陸續搬入。
從上面的現場圖看出,園區中間的人工湖還沒開始開挖,再過一年多全面建成、交付,壓力還是蠻大的。
華為在上海的研發與創新布局,應該是全國之最了,如今在上海,華為有浦東金橋研發基地、青浦研發中心2個研發中心,華為在浦東新區、徐彙區、長甯區、虹口區、靜安區、青浦區等布局了6大創新中心,緻力于雲計算、鲲鵬、昇騰、鴻蒙、AI等方向的創新應用。
最後總結,盡管任正非将寒氣傳給了每個人,但華為卻是在做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