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諸葛亮的5個成語

關于諸葛亮的5個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9:58:27

關于諸葛亮的5個成語(諸葛亮我初出茅廬)1

終于輪到諸葛亮了,猜猜在《諸葛亮傳》翻出多少成語典故來?《出師表》裡20個,《後出師表》裡6個,餘下的去掉之前寫過的還有19個,到底是諸葛亮呀

母以子貴

别誤會,因為在劉備、劉禅的妃子那裡隻找到2個成語,索性就合到諸葛亮這裡了。難以否認的是,古時候女子的地位較低,她們最大的念想可能就是兒子成才,做母親的也好跟着沾光。

即便到了宮牆裡,依然是這個道理,或者說愈演愈烈,一朝誕下龍子,就有數不盡的富貴。要是兒子榮登九五,那做母親的也可執掌半個皇宮。“母以子貴”是指母親會因為兒子顯貴而顯貴

君臨天下

能在《二主妃子傳》裡找到這個詞也是有趣,在劉禅封張飛次女為皇後時,就下了一道诏書“我繼承大業,統轄天下,執掌郊廟社稷,現在要封你為皇後喲。”其實張飛有兩個女兒,長女在223年母儀天下,237年去世。

同年,張飛次女入宮,次年追随着姐姐的腳步,走上了皇後之位,又陪着劉禅去了洛陽,了卻殘生。“君臨天下”是指一個人達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躬耕隴畝

關于諸葛亮的5個成語(諸葛亮我初出茅廬)2

好了,終于到諸葛亮了,對《出師表》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諸葛亮一家本來就是在荊州避亂的,作為一個外來戶,諸葛亮進入荊州士子圈子沒那麼容易,那個時期是要以龐統為“冠冕”的。

有了名士黃承彥這個老丈人後,諸葛亮才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地裡幹幹農活,時不時長嘯一聲,怡然自得。“躬耕隴畝”就是字面意思,親自下地耕田,這也不是個成語,倒是有“躬耕田”這個典故。

識時務者為俊傑

司馬徽是一位高明的推銷員,先由徐庶提起諸葛亮的名頭,等劉備登門拜訪時,司馬徽又告訴劉備“儒生俗士哪裡懂得天下大勢?能認清時代潮流的人才算得上豪傑,就比如我這的卧龍、鳳雛。”

這樣的話術顯然勾起了劉備的好奇心,再一追問又對諸葛亮加深了認識,再加上後來的三顧茅廬,來之不易的人才可要好好珍惜喲。“識時務者為俊傑”是指能看清時局,才是英雄豪傑多用來規勸看不清形勢的人。

三顧茅廬

劉備是去了三趟,才得見諸葛亮真容,要換個人以看諸葛亮這麼大的架子,怎麼可能自己連跑三趟,也就是劉備了。或者說,諸葛亮是看準了劉備身邊,就是沒有一個能提點他天下大勢的人,這才好考驗下劉備嘛。“三顧茅廬”是指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賢如渴

關于諸葛亮的5個成語(諸葛亮我初出茅廬)3

劉備是真的很渴望人才,畢竟荊州時期,劉備身邊還是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幾人,要聊别的還好,一聊天下大勢都得靠邊站。但諸葛亮就不一樣了,張嘴就是一策《隆中對》,未來幾年的發展方針都給劉備規劃好了,要聯合孫權,占據荊、益二州,再圖謀天下。“思賢若渴”是指對人才的迫切渴求,形容珍惜人才。

如魚得水

聽完諸葛亮《隆中對》,劉備也沒啥好說的,在邊上說“善”就行。到底是三顧茅廬才請回來的大才,這談吐就是不一樣。劉備與諸葛亮接觸一段時間後,感情是越來越好,大概是抵足而眠那種交情吧。

關羽、張飛很不理解,劉備就說“我得了諸葛亮,就像遊魚碰上了水。”魚又怎麼能離開水獨活呢?“如魚得水”是指碰見了适合自己的環境,或志同道合的人。

既然成語典故足夠多,那就多寫幾篇。


諸葛亮:《出師表》中的20個成語,你還記得幾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