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偃月探花副标題:品質管理工作實際從業經曆淺談淺析。多年前我剛出來社會的時候,尚不知道那麼多的道道。跟着老鄉進到電子廠的車間,抄起電動螺絲刀就是幹。一天十幾個小時的螺絲打下來,胳膊疼得擡不起來,第二天起床前右手的指頭是握在一起的,要用左手把它掰起來才能接着穿衣服。
跟我崗位挨着的一個老鄉說,你堅持堅持就好了,差不多半個月以後,胳膊就隻會酸不會疼了。果然,如他所言。後面再打螺絲,胳膊隻感覺到酸,沒那麼疼了,對流水線的速度和節奏也完全适應和拿捏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有空閑四處張望了以後,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我們生産線在玩命趕産量的時候。車間裡有十來個穿黃色廠服(生産穿藍色廠服、管理穿白色廠服)的員人手裡提溜個本子,拿着筆這裡轉轉,那裡晃晃。這頭跟妹子聊聊天,那頭跟班長吹吹牛,嘻嘻哈哈,吊兒郎當。這幾個人裡面,以女孩居多,男的占比例很小。
圖文無關,侵删
說他們是管理吧,看年紀和作風又不像,說他們不是管理吧,為何跟我們的老大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于是乎,我問了我對面的老員工:“大哥,這些穿黃衣服的是幹嘛的?怎麼這麼閑。”老員工道:“品管部的,檢查質量的,咱們做好的全檢好的,他們随便看看,寫個報表就是一天的工作了。”這個時候,我仿佛一下子心理受到了重創。原本對工廠的一種美好設想,瞬間成為黑白色。下班之後,我又打聽到了他們的工資和加班費比我們還要高一些。
從這天開始,我就開始研究這個‘品管部’了。多多少少是出于心裡的一種不服氣吧,因為我們生産部門幹活的時候,那手是真的疼,而且流水線的速度跟開飛機一樣,去廁所都要拿離崗證跑着去,還要跟線外說好話讓其頂崗。相比之下,‘品管部’的上班節奏和工作方式,明顯比我們要輕松安逸許多。
而且某些工廠有一種骨子裡的固執,那就是招聘品質員工的時候,往往甯願外招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重新培養,也不會内提一個對産品很熟悉的産線員工。我知道這個廠我去品保是沒戲了,從這家電子廠離職之後,我找下家的時候,非品保部門不幹。而且是專門去應聘品保部門,面試有N家,我都快成面霸了。以至于我後來無論是面試桌對面坐的是誰,都不再緊張了,非常淡定從容,甚至我還非常期待跟高級主管的交談,因為我即使面試失敗,也能從這些人的舉手投足和談吐間,學到東西。
我被拒絕次數最多的理由是:不好意思,我們不招男品保,或者是男品保招滿了。其次就是:回去等通知吧。我在面試的時候,發現領導的類型有兩大類,第一種就是他不看重你對他們現有産品的熟悉程度和一些參數标識上的掌握,而是看你這個人的綜合素質,也就是說,他可以一切重新教,但是至少你要給他一種素質和基礎知識強于一般普工的感覺。
你隻要回答得流暢通順,給出一個合适的從上家離職的理由,他就會要你。第二種就比較那啥了,他根本不看你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涵養有多優越出衆,他隻一招,那就是從車間拿一個正在生産的産品出來,問你怎麼測,都要測什麼,或者是一些較專業的符号認知。你答不上來,不好意思,一句這裡不适合你,直接打發。其實說白了,他說的那些東西,真要記的話,半天都不用,就能學會,然後隻要有人帶,不是個傻子都可以勝任,但他就是不招你。
我找的下家那個主管,很幸運,他屬于第一種。我被正式錄用,進入了之前我所向往的品管部。的确很爽,全廠數千人,穿我們那種衣服的不過幾十人,上班就是随便看看産品,而且是産線全檢過的,想找他們麻煩就看仔細點,跟生産班長關系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個月打兩個不合格意思意思就行了。有時候,我正要去檢查,發現生産班長正在檢,我就走開了,等一會我回來檢,發現他們組長又在檢,又沒我事了,我轉了一大圈回來,他們課長又在檢,好吧,我接着轉。在這種模式下,我的感覺就是有我沒我沒啥區别,我上班跟沒上班一樣。這種完全脫離于生産流程之外的品管,不要太舒服。
後來,以這個廠累積的工作經驗為跳闆,我後面沒再做過普工。就算是注明了不招男品管員的廠,我也可以憑借工作經曆取得面試成功,隻不過招男的門檻會比女的高得多。女孩子可以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願意教,男的要想面試品管就要是真正做過的,不然面試過程中很容易穿幫,除非是有關系,走後門。但是我發現,同樣是做品管,有的廠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兒了。這時候,我才發現,之前我以為全天下的工廠品管員都是那種工作模式的判斷是錯誤的。
根據我這些年來進過一些工廠從事品質工作的經驗,我簡單梳理了如下幾種品管員工作模式。
一,大廠品管員工作模式:在這種企業做品管員,是那種完全按部就班的工作節奏,各種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部門之間的協調已經非常成熟通順。你上班就是剛開始去的時候,會感覺有點吃力,一旦适應之後,後面會越做越順,因為工作内容幾乎一成不變,并且不累,非常适合業餘有自己事情做的人,因為工作不燒腦又輕松,完全沒體力,生産線缺人就算是他們課長親自拉叉車封箱子都不會叫你,因為不是一個部門,這種廠的工作調度是非常複雜的流程,一般都不會讓一個品管員去支援生産。
上班的時候,你是完全獨立在線外的一個品質崗,跟他們從發料到入庫的全流程完全不搭嘎。質量效率也是納入生産績效考核的,品質狀況不好,生産的幹部會被扣資金,通常他們會比你更操心産品質量。他們做幾千,你隻要随機抽一百左右,判定一下合格還是不合格,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你想打他們麻煩很容易,因為總有壞的,你想放他們也很容易,隻要你把壞的私下給他們拿去修了,挑個好的掃進品質電腦就行了。所以,品管員一天到晚紅牛槟榔這些都是不斷貨的。
這種廠的品管員基本上就是個擺設,也就是給客戶看的。出了客訴,第一負責對象是生産,其次才是品管,因為品管是抽檢,既然客訴了,隻要品管檢的那幾十個産品編碼沒問題,也是不用擔什麼責的。當然,招聘條件會相對高一些,要憑點運氣,或者請客吃飯靠關系也能給安排。離職率相當低。我記得我當時的同事跟我說,招我進來是因為有個家夥中了才走了,有個空缺。
二,中型企業品管員工作模式:在這種企業做品管員,各項制度相對完善,隻是個别的品質崗會與生産流程挂鈎,使你不那麼輕松。比如,生産第一個崗位做完的産品,他們生産上沒有全檢崗,就讓品管員去負責檢驗,檢驗的時候,下一道生産崗因為急着要貨,會過來催。并且你放下去的東西,如果後道發現不良,還要你解釋原因。然後産品到了後工序,你還要再檢一下成品,才能入庫。
這類工廠的品管員,不是那麼好當,甚至有時候還沒有生産線上的人省心,因為他隻是累,下班就下班,而你不是,你不但要負責這條線的質量,還要寫各種報表和報告。生産幹部隻管産量,質量他們就想着有品管嘛,肯定是品管操心了。發生客訴,第一負責對象就是品管員,生産上可以把鍋甩得一幹二淨。
紅牛槟榔就不要想了,生産的班長不罵你就不錯了。有時候生産缺人的話,領導還會過來讓你去支援一下。各種會議也比較多,是要發言彙報的那種會議。這種廠的品管員需要一定的真才實幹,招聘的時候,基本沒有關系戶,都是外招的。并且離職率很高。
三,小廠品管員工作模式:這種廠,好吧,我承認我上一家離職草率了。這種廠的品管員簡直就是打雜的。正常情況下,品管員的工作總流程就是憑着檢驗指導書去作業對吧。這種廠讓你自己去找标準,沒标準給你。但是要你檢的東西到了,你放還是不放?隻能自己去開發或者其他部門協調,好話說盡,這一圈跑下來,産品還沒開始檢,就累夠嗆。然後,廠裡面默認你品管部是服務于生産的,而不是像之前的監督生産。
一個員工都可以對你吆五喝六,生産的班長還給你買紅牛槟榔?你想多了吧,有時候你還要給他買。你完全拿捏不到他,相反他還要拿捏你。在這裡你就不要想着像大廠品管員那種悠悠轉轉了,你隻要閑一下,馬上有人盯你,給你找事幹。哪裡忙就讓你去哪裡幫忙,你檢驗作業的時候,還要自己解決一些問題,比如,我這個東西放在哪裡檢比較好呢?然後自己去搬個桌子過來檢測,用完還要給還回去。一下子這個儀器找不到,一下子那個儀器壞了,一下子那邊又發現有問題了要解決,一下子又有客訴了讓你解釋原因。
圖文無關,侵删
這種廠的品管員,說白了就是一個雜工,是服務于所有部門的雜工。并且你進廠一年之後,還會突然讓你學某些東西來應對工作,整天學不完的東西,有時候會感覺很燒腦,但是體力項目還是一樣不落下。比嵌入到生産流程的那種品管員還要苦比,因為這種廠的品質模式是全甩手模式,就是隻有品管部門負責,他們都不管的,出什麼事都是找品管。這種廠的品管員也沒有靠關系進來的,都是外招,而且招得還挺嚴格,不然勝任不了啊。中介口中的保分配品質崗也不要輕易相信就一定是第一種模式,有時候他們所說的品質崗其實就是歸屬品管部門管理的一種全檢外觀崗,一天到晚看放大鏡、顯微鏡,手眼并用,節奏比生産還快。并不是那種轉來轉去的品保。
以上呢,就是我關于品管工作的一些粗陋分析,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後有何感想。當然,最近幾年的話,像第一種那樣的模式幾乎已經絕迹了,因為老闆們都改變觀念了,容不得哪個部門養閑人。其實說白了,也不是說那種就是閑人,隻能說是企業模式不同,對每種職崗的定位也不盡相同。
從職業道德的觀點出發,是,品管部門嘛,負責管好産品的質量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拿了那份工資就要把本職工作做好,這個沒啥好說的。但是,從我們普通打工者,特别是業餘想做些自己的興趣職業規劃,有一些想法的人切身利益出發,肯定是想找個不怎麼累,也不燒腦的工作,這樣才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去規劃自己的興趣職業,你要是找個工作一天到晚又燒腦又累的,哪還有精力去搞自己的興趣職業規劃?
還有就是對于不同的廠,不同的品質崗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IQC:進料檢驗,是工廠的第一道品質崗,主要是跟供應商和本部采購打交道。這個崗位無論大小廠,還是比較穩的,把材料檢好,不影響本廠生産就行。就是上班有點無聊,基本就是待在倉庫裡,跟車間很少接觸。
IPQC:生産制程檢驗,這個是跟生産線的品質崗,女孩子居多,這個崗位大廠好做些,小廠也是事情很多。除了抽檢産線産品之外,還要稽核儀器設備的各種參數和員工的靜電防護到不到位以及生産原材料的各種标簽合不合規範,也是報表最多的一個品質崗。FQC:成品檢查,這個崗位還是大廠好做,是在産線的後斷設立的一個品質崗,檢查全包裝之前的完成品各項指标是否合格。
OQC:出貨檢查,這個不管大小廠也是比較穩的一個品質崗,就是檢驗已經完成大包,準備裝貨櫃之前的産品各種指導是否合格,跟進料檢驗的工作環境類似,一般就是拆包抽檢這闆貨從外箱到裡盒的标簽和内裝産品的性能外觀是否符合出廠标準和滿足客戶要求。
QA:品質監察,與QC不同的是,QC是負責檢查産品質量是否合格,QA是負責制定和更改産品的質量标準。工程師級和副工程師級。這個崗位很多廠都默認為QC的上級,有的帶管理職,有的不帶。大廠還好,中型企業和小廠非常燒腦。QE:品質工程,這個崗位很多廠都默認為品管部門的主管級兼任,是工程師級的品質崗,一般都在實驗室裡面待着。
上面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告訴大家,品質部門總得來說,通常來說,是肯定優于生産部門的。但也不排除,有的人說我就喜歡去生産,就不喜歡去品質,這也可以。生産省心是真的,一天到晚沒那麼多事,上班就上班,下班就下班,對吧。并不是每個廠的品質,都會像我說的第一種那種模式,畢竟多數還是第二、第三種模式。特别是這幾年來,工廠進行了人力精簡改革,我想,第一種模式肯定是變得少之又少了。
品質工作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是個人都能幹,隻要有人帶。問題就出在,他們往往不給你機會讓你幹,或者用門檻卡人。打醬油的品質,真是要靠運氣,基本上都被内部消化了。剩下的都是不怎麼好做的,就像有些朋友說的,那種還不如幹個普工省心呢。
還有就是品管和品檢是有區别的,品管呢,就相對高級一點,是品質管制,管控,是要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隻要說是品管,肯定是不用整天盯在線上的。品檢就懸,品檢,顧名思義,品質檢查,有些廠直接就是定崗定位看外觀的,這種不用說一般都不會招男的。正常的品管模式就是生産線的産品做出來以後,由生産上的全檢員進行全檢,他們全檢合格的,簽上名,再由品管員進行抽檢,這時候檢出不良,那就是大件事了。而且這樣的話,品管員的工作會相對輕松些,因為你可以放水啊,他們檢過的其實一般沒什麼大問題了。就看你的心情了。
想找他們麻煩就仔細一點,想放他們一馬,就偶爾放下水也是可以的。那麼不正常的品管模式是什麼樣呢?就是生産線生産出來以後,不再安排人員進行全檢,而是把這個環節省掉了,叫品管部門的人來直接抽檢,這種性質就不同了,等于是幫生産在檢了,而且你還不敢放水,也不能放水。你檢出不良之後,沒有什麼成就感,也不能找他們麻煩,因為他們沒檢呀。你檢出來就檢出來,給他們修就行了。這種品管做起來是很淡疼的。
圖文無關,侵删
品管部門并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舒服,關鍵還是要看工廠的規模和企業文化。有的廠裡面品管員比生産的課長都牛,有的廠裡面品管員還沒有生産的普工舒服。因為品管部門不直接産生産值效益,所以很容易被其他部門盯上,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行情,會弄得兩頭不是人,不但産線看你不順眼,領導還會覺得你沒做好。
品管員三忌,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拍桌子決定。我做品管有三不做,定崗定位的不做,檢驗流程嵌入生産流程的不做,涉及全檢作業的不做。這才能稱之為品管,不然的話,那就是檢驗工,充其量就是個品檢。【完】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侵删。本文原創,文責自負。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