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環境中,健康的光環境氛圍營造,可以讓人感覺正像日光般自然溫馨。日光環境是怎樣的呢?我們先從最基本的日光色溫說起。
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于定義光源顔色的一個物理量。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顔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顔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顔色溫度,簡稱色溫。其單位用"K"(開爾文溫度單位)表示。
從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清晨和傍晚陽光的色溫是差不多的,都在3500K-2500K之間,日出和日落都是2000K以下。從傍晚開始,19:00-24:00正是家裡使用照明燈具的頻繁時段。而色溫也正是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色溫對情緒的影響
為了對色溫更直觀的了解,人們把色溫對他們情緒的影響分成三個等級:當色溫小于3300K時,光線以紅光為主,此環境下給人溫馨、放松之感;當色溫在3300-6000K時,紅、綠、藍光含量占一定比例,給人自然、舒适、安穩之感;當色溫在6000K以上時,藍光占比大,此環境下讓人感覺嚴肅、清冷、低沉,而且人們将不同數值的色溫定義為不同“性格”的色溫
對于不同的環境,人們會配置不同“性格”的色溫。對于教室這樣既需要安靜、嚴肅,又需要活潑的地方,人們一般将色溫控制在3500-4000K;對于商場這樣既需要自然、舒适,又需要活潑的地方,人們一般将色溫控制在4000-4500K;而對于醫院這樣需要病人安靜、放松、信賴醫生的地方,人們一般将色溫控制在4500-5000K。
色溫對健康的影響
提起色溫對健康的影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色溫最适合閱讀呢?很多人以為,當然是燈光越亮越好,其實不然。
根據國家标準《讀寫作業台燈性能要求》,3300K~5300K的色溫光線柔和微黃适中,比較适合閱讀需要;5300-7000K或300K以下的色溫,光線過于偏白或偏暗,都不适合閱讀;而接近7000K的色溫,太亮太刺眼,更不适合閱讀。
色溫除了影響眼睛健康外,對人體中樞神經生理功能也有影響。科研人員研究得出:色溫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産生明顯的影響,高數值的色溫能提高大腦的興奮,集中注意、警覺和覺醒水平,對腦力負荷是有利的,但不利于腦力負荷後的疲勞恢複,尤其影響睡眠質量。
所以,卧室的燈光一般都是低色溫光線,像是落日餘晖,不會妨礙褪黑素的産生,進而抑制腫瘤,并幫助人體放松,有利于睡眠
那麼,家庭照明應該如何選擇色溫呢?
家庭照明一般可以分成兩個色溫區,客廳餐廳廚房廁所等公共空間一個,卧室書房休息室等私人空間一個。公共的色溫高些,保證照明亮度,并且顯得很提神。私人的色溫低,營造溫暖的感覺,适合休息
我們可以看出,色溫越高,光色越白或藍,色溫越低,光色越紅或者黃。根據不同的房間功能和氛圍,選擇合适色溫的燈光十分重要。
白光:顔色偏冷,照射區域大,視覺效果清晰,但不夠溫馨。
暖白光:顔色稍暖,照射區域适中,舒适感好,視覺效果清晰。
暖光/黃光:顔色發黃,視覺效果溫馨,但感覺不清晰
如客廳主燈用暖白光,它能保持整個空間的清爽和自然,有足夠的照明範圍和亮度,同時以微微的黃光讓客廳顯得溫馨。輔助照明的落地燈、台燈用2700~3000K的暖光,這樣在主燈不開的時候能保持強烈的溫馨和舒适,也利于形成空間層次立體感。
家裡亮度最高的區域應該是廚房,用暖白或者白光最合适。因為廚房操作較長時間,要看清楚廚房的食物,并且需要長時間集中
卧室毫無疑問以暖光為主,柔和暖色的光線有利于營造溫馨的氛圍,讓身體放松,醞釀睡意。
好啦,關于健康照明的色溫選擇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了,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