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臉書和facebook的區别

臉書和facebook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13:43:59

臉書(Facebook)28日宣布,母公司更名為Meta。

臉書和facebook的區别(盤點臉書Facebook式改名)1

華爾街日報報道,更名是常見公司策略,可向市場、競争對手和廣告客戶發出信号,表明公司重點和業務發生總體轉變,即使其同名産品名稱不變。有些公司更名确實象征轉型,但也有公司反而遭遇品牌識别危機。

谷歌2015年進行重組,成立名為「字母」的母公司,容納其一系列的副線業務,但與谷歌同名産品名稱不變。

美國知名甜甜圈品牌Dunkin' Donuts2018年将名稱的「Donuts」去除,顯示日益關注咖啡和其他領域。

美國蘋果公司原名「蘋果電腦」,但在2007年将「電腦」去除後,反而使得iPod和iPhone等其他産品增長。

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行銷系教授解讀稱,企業并購和戰略方向改變,近期品牌名稱沒有用時也會更名。他說:「臉書近期在産品層面、相關品牌,及母品牌面臨許多負面情緒。他們顯然想以更名表示,他們不隻是臉書而已。」

公司改名也可能帶來品牌識别危機

美國老字号媒體集團「論壇出版公司」在2016年改名Tronc。但被美國晚間娛樂節目「上周今夜秀」主持人嘲笑,讀起來像是「一堆報紙丢進垃圾桶」的聲音,兩年後就改回沿用一百五十年的原名

臉書和facebook的區别(盤點臉書Facebook式改名)2

那麼,還有哪些公司改過名字呢?後來是像蘋果一樣大賣還是就此帶來了品牌危機呢?

借此機會盤點改過名字的公司!

寶馬

寶馬以前并不叫寶馬,而是叫做巴依爾。巴依爾是寶馬90年代進入中國的原始名稱使用了音譯。當時瑞士一家代理公司在根據諧音,決定在國内推廣BMW時用“寶馬”這個名稱,從此“寶馬”的名字廣為人知,甚至是高貴的代名詞。

麥當勞

2017年,麥當勞在官方微博上稱,「麥麥的中國公司改名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啦。」

網友直呼:「鄉土信息滿滿」,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麥當勞嗎?

雖然當時被調侃了一段時間,但是并沒有影響門店銷售。

58速運

2018年58速運改名為快狗打車,随後引發部分司機的抗議,認為該名字一語雙關,拉活時自我介紹變成了罵人的話。

也不知道當時58公司是怎麼想的,反正市面上是看不到該品牌了。

可口可樂

原來可不叫可口可樂,譯名為「蝌蝌啃蠟」,不僅拗口,銷售還慘淡!

可口可樂公司花重金征求譯名,最後著名畫家兼作家蔣彜想出了「可口可樂」這個經典譯名,一下子扭轉了銷售頹勢。

奔馳

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常被人們音譯成「本茨」、「平治」等,銷量也是一直不好。

直到後來改名為「奔馳」,也成為了寶馬比肩的貴族品牌。

字節跳動

今日頭條公司2018年改名為“字節跳動(bytedance)”,改名之後的好處在于能夠廣泛擴展多元化路線。有解釋稱公司将成為新的“BAT”中的一員!

螞蟻集團

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在2020年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開始一看就放貸的,改完後看不出來了。

陌陌

陌陌“momo”已經不叫陌陌了,叫“Hello”主要是受監管的原因,不過看起來還是那麼暧昧!

喜茶

原來的喜茶叫“皇茶”,2015年成為了排隊的代名詞,後來公司創始人買來了“喜茶”商标,從此成為了火爆的網紅奶茶。

臉書和facebook的區别(盤點臉書Facebook式改名)3

改名的公司有很多,原因也各不相同,縱觀更大企業改名。

可以發現,一方面的确是很多企業積極地謀求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是業務轉型的需要。還有很多企業純粹是蹭熱點和規避風險等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