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成都車展按下了暫停鍵,但這幾天圍繞着行業呈現出來的最新變化,還是引發人們熱議。比起往年,今年兩個新能源展館的熱鬧景象,已經充分說明了車市的發展趨勢及市場接受度。尤其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紛紛加入混動車型戰局,“混”戰升級,再次挑起新能源最佳解決方案的技術路線之争。
自主品牌“混動”迎來大爆發
今年成都車展上,可以說是自主品牌在混動領域的又一爆發。比亞迪DM-i、長城檸檬DHT、吉利雷神Hi·X、奇瑞鲲鵬DHT、長安iDD、廣汽GMC 2.0、東風馬赫MHD等紛紛加入“混動”戰局。
其中,最高調的莫過于廣汽傳祺,該品牌旗下的影酷混動版、影豹混動版、新一代M8豪華 MPV混動版組成聲勢浩大的混動家族,并正式公布了旗下钜浪混動技術的最新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突破44.14%。據了解,廣汽傳祺承接廣汽集團電氣化戰略,正式向新能源科技公司轉型,全力推進HEV和PHEV混動技術的落地。和其他國内車企不同,他們采取的是雙混動技術路線,并實現了全序列混動車型,覆蓋轎車/SUV/MPV領域。
作為搶先“斷油”的傳統車企,比亞迪護衛艦07定位為“大五座超混SUV”,搭載了自家超級混動技術,同時提供DM-i與DM-p兩種動力架構。長安歐尚Z6藍鲸iDD,搭載的插電混動系統是由藍鲸NE1.5T混動專用發動機、藍鲸三離合電驅變速器、大容量PHEV電池以及iDD智慧控制系統四個部分組成。魏牌發布了摩卡DHT-PHEV 激光雷達版,就連坦克品牌也展示了 " 越野 新能源 " 技術路線以及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并帶來基于越野超級混動架構打造的兩款量産版混動車型坦克300 HEV和坦克500 PHEV。
哈弗H6超級混動DHT和哈弗H-DOG所領銜的 " 新能源家族 " ,車展前已經亮相。奇瑞也宣布全球首發 " 新能源混動技術品牌 i-DP 智能混動架構 ",還有榮威品牌基于 " 珠峰 " 架構打造的第三代榮威 RX5/ 超混 eRX5。
合資品牌争取再刷存在感
不僅自主品牌在混動車型上動作頻繁,本身就深耕混動技術的主流合資品牌,也在本次成都車展“混”戰中刷一波存在感。
本田“e:HEV強電智混”最新技術——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于成都車展正式發布,并首次搭載于東風Honda第十一代思域。廣汽本田雖然沒有選擇在成都車展上市戰略新品ZR-V緻在,但已經明确要通過緻在e:HEV在未來強勢提升廣汽本田e:HEV聯盟的競争實力,使其混動矩陣擴充至五款車型,包括:緻在e:HEV、皓影e:HEV,雅閣e:HEV、淩派e:HEV,以及奧德賽e:HEV,從而讓該品牌成為國内“電驅混動”路線車型最多、排量最全、覆蓋細分市場最廣的企業。
【觀察】
插電式or增程式,争議仍然存在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插電混動汽車産銷量分别同比增長1.9倍和1.7倍。有業内人士稱,純電動車型的續航裡程和充電焦慮,以及燃油車的用車成本仍然讓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使到混合動力車型有足夠的市場需求及發展空間。不過,關于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混動哪個是更佳方案,車企之間還是存在截然相反的觀點。
理想汽車CEO李想堅稱,長期來說,增程式對于SUV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理想要做的,就是在增程效率方面不斷提升。華為餘承東同樣支持增程式解決方案,在他看來,目前充電樁的完善與普及還需要時間。因此,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車模式。大衆汽車則堅決反對增程式技術路線,他們的高層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沒有想象中那麼環保,已經是一種過時技術,發展潛力不大。長城魏牌CEO李瑞峰也多次表示,增程式混動門檻較低,技術落後是行業共識,其本質是“串聯式插電混動”。
有業内人士表示,增程式混動技術,由于結構比較簡單,可以縮短研發周期,便于車企新品牌快速推産品,搶占市場份額。相比之下,插混研發周期較長,需要多年的技術積累。兩者之間互有優缺點。
南都·灣财社記者 梁羅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