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學生必背1到6年級成語大全

小學生必背1到6年級成語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13:16:13

成語學習有技巧,隻要能夠弄懂成語起源,沒有哪個孩子記不住、學不懂成語的。

每天一個成語,天天老師陪大家天天學成語,博古知今,活學經典!

小學生必背1到6年級成語大全(沒有寶貝學不懂)1

【成語釋義】

韋編三絕( wéi biān sān jué):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

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

【典故賞析】

孔子晚而喜《易》,序①《彖(tuàn)》、《系》、《象》、

《說卦》、《文言》。讀《易》,韋②編三③絕④。曰:"假⑤我數年,

若是,我于《易》則彬彬⑥矣。"

【注】:

①序:撰寫。

②韋: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寫書,再用皮條編綴成冊。

③三:指多次。

④絕:絕,斷。

⑤假:給予。

⑥彬彬:文質兼備,兼通文辭與義理。

【白話通譯】:

孔子晚年喜歡《易》學,他闡述了《彖辭》、《系辭》、《象辭》、《說

卦》、《文言》等。孔子讀《易》很勤,以緻把編書簡的皮繩都弄斷了多次。他還

說:"如果多給我幾年功夫,那麼我對于《周易》的知識會更加豐富的。"

【收獲啟示】

"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刻苦治學。孔子是中國最傑出、最

有名的學者,他學富五車。但孔子的學識也不是天生的,是刻苦努力的

結果。孔子努力學習,使編聯竹簡的繩子斷了多次,那得讀多少遍呐,

起碼幾十遍上百遍吧,多麼地刻苦、用功!通過這個成語故事我明白了:

一是學習要勤奮;二是學習要用心;三是重複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若沒有韋編三絕的精神,是學不到真本領的。

【我會運用】

1、典故相關的問題

(1) "韋編三絕"中,"韋"指的是什麼呢?它的用途是什麼呢?

【解析】"韋"指的是什麼熟牛皮;它的用途是将竹簡按次序編連起

來成書,便于閱讀。

(2) 請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韋編三絕"的故事。

【解析】孔子在晚年翻來覆去地讀《周易》,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

給磨斷了好幾次,又不得不換上新的再使用。比喻讀書勤奮。(主要

考察孩子們的事物概括能力)

(3) 了解了這個成語背後的典故,請寶貝們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

收獲。

【解析】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複複讀《周易》,又附注了許多

内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也不知把串連竹簡的牛

皮帶子磨斷了多少次,換上新的再使用。通過這個成語故事,我明白

了:學習要勤奮、用心;重複閱讀是鞏固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沒有

好學、苦學的精神,是學不到真本領的。

2、知識拓展:思考一下"韋編三絕"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1)近義詞辨析

①懸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釋義】股:大腿,形容刻苦學習。

②鑿(záo)壁偷光

【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

而讀書刻苦。

③業精于勤

【注釋】業:學業;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

勤奮得來的。

④手不釋卷

【注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反義詞辨析

①不學無術

【釋義】既沒有學問,也沒有本領。

②不思進取

【釋義】不想努力上進,不想有所作為。

③淺嘗辄(zhé)止

【注釋】辄: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

④不求甚(shèn)解

【注釋】甚:很,極。隻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

究不認真、不深入。

3、知識拓展:關于孔子的文學常識孩子們還知道哪些呢?

【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導仁、義、禮、

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也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4、造句

【舉例】

①我們讀書如果能做到韋編三絕,就一定會取的很大進步。

②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激勵無數的學生用功學習。

③小軍讀書有韋編三絕的精神,所以他對每一本書的内容都了如指

掌。


天天老師陪大家天天打卡,天天學習!

每天持續更新幹貨内容。如果您也剛好感興趣,請記得點擊【關注】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