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屬于多年生木質藤本攀緣性常綠灌木,也被稱為蓬萊蕉、龜背蕉、電線蘭,主莖粗壯,一節節莖節猶如竹竿般,節點處有時候還會長出一縷縷氣根,心形葉片結構,慢慢張開後,葉脈之間會出現一些孔洞,猶如烏龜背部一般,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因為龜背竹特殊的葉片結構,所以也有着健康長壽的美好寓意,加上養護難度低,所以隻要家中空間比較寬敞的話,擺上一盆龜背竹非常合适。
但是有些花友在養護龜背竹的時候,總是反饋開背速度慢,長勢也非常一般,關鍵就在于“補水”,一般人卻很少做對,重點在這“三位置”補點水,就可以讓龜背竹苗壯葉綠,養成小老樁。
龜背竹的葉片比較碩大,輪廓心狀卵形,表面光滑油綠,有一種厚革質感,所以容易沾上灰塵,影響美感,因此我們間隔三四天,就可以用濕抹布給龜背竹擦拭下葉片,一方面可以清潔葉片,保持美觀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環境的濕度,讓龜背竹的葉片充分吸收水分,讓葉片保持飽滿油綠狀态,也能加快開背速度。
「增濕方法」
養護環境偏室外,空氣對流性好的位置,可以直接對龜背竹噴灑水霧,在自然風和室外溫度的影響下,水分可以快速蒸騰,積水風險會大大降低;
養護環境偏室内,開窗頻率低,或者處于夏冬兩季,想提高環境濕度,最好用濕抹布擦拭葉片,水珠不會出現堆積情況;
有喝剩或過期的啤酒,打開後揮發裡面的酒精成分,然後加500到1000的水進行稀釋,用它們來擦拭葉片或噴灑植株,裡面的糖分和微量元素都能被葉片直接吸收,龜背竹的葉片光澤感會更強。
雖然龜背竹的葉片偏大,但在日常養護時,出現枯黃,長斑等異常情況,也必須這些葉片及時處理掉,雖然損失比較大,但是繼續保留它們,病菌等會繼續感染擴散,破壞龜背竹的健康,導緻生長受阻,影響開背和枝葉生長,及時處理,并做好治療與預防工作。
「修剪加治療」
【1】找準感染葉片,之後用消毒過的鋒利剪刀裁剪掉,保證切口平整不劈裂
【2】留意四周葉片,有感染迹象的,最好一起修剪,密集葉片也可适當疏剪
【3】修剪完畢,先用多菌靈塗抹切口,加快風幹,再用專業藥劑噴灑治療
【4】同時清理盆面,病變枝葉集中起來,最好燒毀,消除病源以免二次感染
如果是蟲害感染,而且數量比較少的話,我們可以用鑷子把小蟲一個個夾起來丢棄,或者用棉簽蘸上酒精,再用它來擦拭葉片,能把小蟲粘起來,破壞外殼組織,避免惡化,再用高效氯氰菊酯、噻蟲嗪等殺蟲劑噴灑治療,為了避免出現病變,平時還是把預防工作做到位:
①室内養護龜背竹,盡量多開窗保證空氣流通順暢,并定期用殺蟲劑噴灑莖葉
②一般龜背竹的葉背,葉芯,基部位置最易感染蟲害,要重點噴灑并着重觀察
③殺蟲劑不能太單一,最好選擇2到3種,避免出現抗藥性,影響預防效果
最後一個補水的位置,就是日常的澆水,澆水十年功,把澆水工作做好,龜背竹的養護難度也會大大降低,但個人家庭養護,想做到及時補水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把土壤基礎打好,後期澆水再做到見幹見濕,效果也不會太差。
【土壤配置小竅門】
日常澆水的時候,用小木棍插在花盆沿,大概3,4公分深,拔開沒潮氣,如果是春秋兩季,這個時候就可以澆水,如果是夏冬兩季,澆水時間可以延遲,避免受溫度影響而破壞根系的健康,在生長旺盛期,間隔二十天,還可以在水中加點花多多1号之類的氮肥,促進枝葉和根系生長,保證營養元素均衡;
一般都是在夜間澆水的時候,順便摻點花多多1号,第二天早上,再用清水沖洗灌根,可以稀釋土壤中的肥力,避免龜背竹燒苗;龜背竹吸收的養分充足,生長速率會更快,自然容易開背,而且長出更多新枝。
總結:想讓龜背竹快速開背,這“三位置”補點水,首先澆水做到見幹見濕,再适當補充點肥料催促生長,其次定期擦拭葉片,清潔葉片提高濕度,最後做好預防工作,避免龜背竹受損,把這個補水工作做到位,就可以保證龜背竹苗壯葉綠,養成小老樁。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文末長按點贊,送3#夏日酷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