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結構手工?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構件凸出來的部分叫“榫”,凹進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合為一,體現古人的設計匠心與智慧,是中國工匠精神的象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榫卯結構手工?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構件凸出來的部分叫“榫”,凹進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合為一,體現古人的設計匠心與智慧,是中國工匠精神的象征。
浙江杭州有一位手藝人劉文輝,在喧嚣的互聯網時代,他靜心鑽研,将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并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要把榫卯做成能夠拼搭的積木
開始純手工打磨鬥拱積木
2012年底,劉文輝在上海第一次接觸到榫卯結構的古建築微縮模型,那是一座一米多高的雙層閣樓,搭建得嚴絲合縫。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劉文輝腦海裡閃過一道靈光,“這麼好的東西不應該藏在博物館裡,它應該被更多人接觸”。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方向——把榫卯做成能夠拼搭的積木。
古建築紛繁複雜,榫卯結構更是各式各樣。起步階段,劉文輝選擇鬥拱作為積木原型。
鬥拱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集榫卯技術大成的特殊構件,上承屋頂,下接立柱,頂天立地。劉文輝從山西老家找了一個木匠師傅,學着做木工,開始純手工打磨鬥拱積木。
别看刨木頭、鋸木頭簡單,榫卯結構的“嚴絲合縫”背後藏着數不清的用心打磨,沒有長時間的苦練是做不到的。
讓傳統技藝融入人們生活
成立團隊開發積木産品
為了了解鬥拱,劉文輝翻古籍,查圖紙,去實地考察,請教專家,聘請工匠。2016年,他考取了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
“對傳統技藝的傳承,不僅需要堅守,更需要創新,得讓傳統技藝重新融入人們的生活。”劉文輝說,他想讓更多年輕人通過拼搭積木的方式,了解傳統榫卯技藝。
他成立了一個設計、研發、制造團隊,開發的積木産品也從單一的鬥拱向更加多元化方向發展。随着“國潮”逐漸興起,劉文輝的榫卯積木年銷售20多萬套。
劉文輝說,榫卯結構中,有和諧、互助的力量,蘊藏着古老的中國智慧。而他像個解碼員,把榫卯的秘密、古建築裡大家看不懂的東西重新解讀,做成大家願意去玩并且符合當下審美和社會文化需求的産物,讓千年技藝不斷傳承發展。
▌本文來源:中國之聲人物專欄《你的樣子》
記者丨李佳 馬迅 陳沿青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