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

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58:47

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作者 | Gary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汽服平台欠款倒閉)1

汽服連鎖門店應該怎麼去經營

作者 | Gary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後市場絕對是多事之秋。

在修理廠端,兩個現象特别明顯。

一是全國範圍内的疫情反反複複,導緻不少區域的修理廠處于開開停停的狀态,特别是上海,持續了将近兩個月。

二是從進廠台次和産值上來看,前四個月修理廠的這兩個數據雙雙下滑,根據 F6大數據研究院,3月分别下滑18.8%和11.4%;4月下滑幅度進一步增大,産值降幅甚至達到26%。

在結果上,一方面是第一季度超過5000家門店挂牌轉讓;另一方面,依托于修理廠的互聯網汽服平台也撐不住開始出現倒閉潮。

這其中,大胖子汽車服務聯盟算是典型案例。

根據汽車服務世界了解并報道的信息,目前已經有幾百家合作修理廠維權大胖子,主要原因是後者拖欠押金和工時費,每家修理廠少則上千,多則上萬。這對于這群修理廠而言無疑是又一個打擊。

事實上,在大胖子之前已經有i保養這樣的類似案例,之後很可能還有其他同類型平台會遭此經曆。

過去幾年,汽車後市場出現了搶門店的現象,互聯網汽服平台、汽服連鎖、汽配平台,甚至上遊品牌商,都在以不同方式搶奪修理廠,行業當中一度出現得終端門店得天下的觀點。

修理廠是獨立售後市場的服務入口,這是共識。

然而,在修理廠的經營現狀和部分互聯網平台的遭遇,這兩個因素的雙重影響下,會引出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上遊平台如何構建與修理廠的利益模型,二是修理廠如何選擇平台。

也許,行業需要重新評估上遊平台和修理廠之間的關系了。

一、互聯網平台倒閉并非偶然

還是先從大胖子事件說起。

這次事件沒有引起很大規模的反響和讨論,一是因為這家平台的品牌力不是特别強,在行業當中知道的人不算太多,二是因為就目前所知,涉及到的修理廠及其金額也沒有那麼多。

不過,這仍然可以當作今年行業的典型案例以及值得警惕的事件來看待。

一方面,這件事情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曾經的i保養,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倒閉的方式很相似:悄悄注銷官網和公衆号、創始人失聯、拖欠押金和工時費……而最終受害者都是修理廠,并引發了一系列維權行為。

另一方面,這兩家企業在大的模式上很類似,都是為車主和修理廠建立了一個雙邊交易的互聯網平台,在配件和工時費上做文章(i保養雖然切入保險端口,但服務仍然聚焦在油品品類的保養上),本質上是O2O模式。

更進一步,通過400多人的維權群發現,有問題的平台可能不止大胖子一家。

有的修理廠老闆表示,自己和四五家類似平台合作,都是線上導流線下安裝服務的模式,有的平台也會遇到難退押金的問題。“加入的時候條件很好,退出機制也很明确,但是真正退出并不容易。”

綜合這群老闆的觀點,對于和平台合作,目前分為三種陣營。

第一種是抵制平台派,部分修理廠老闆在遭遇此次事件後,選擇立即把其他合作平台停掉,并要求退還押金。

第二種是猶豫不決派,既舍不得線上的流量,同時不喜歡平台對自己的各種規則限制,又擔心平台跑路的風險。

第三種是肯定平台派,這些老闆已經意識到,僅僅依靠線下流量無法支撐門店的生存,有的門店線上流量甚至達到三分之一,因此認可平台的價值。

根據反饋情況來看,持第一種和第二種态度的占大多數。

另外,除了大胖子這種線上銷售線下安裝的互聯網平台倒閉,去年,讓汽車後市場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和汽、車通雲等融資多輪的汽配供應鍊平台的倒閉。

支撐平台持續發展,甚至向資本市場進軍的基礎之一,就是線下合作的修理廠數量。但是近兩年的倒閉潮,也證明很多平台和線下修理廠的合作關系并不牢靠,難以支撐穩定發展。

表面上看,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車主行駛裡程下滑的背景中,互聯網平台的倒閉要歸咎于外部因素。

但本質上,互聯網平台的相繼倒閉,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和修理廠之間建立的關系過于脆弱,沒有提供獨一無二的價值,或顯著提高生意效率,在核心競争力的缺失下,一旦受到疫情的影響,就立即承受不住壓力導緻崩盤。

這就是行業常說的,大潮退去,誰在裸泳一望而知。

曾經對外宣稱合作修理廠數量4.5萬家,目标30萬的大胖子,如今來看,這些數據顯得有點諷刺。

二、搶門店現象還在繼續

然而,即便是行業迎來了互聯網平台的倒閉潮,争奪門店現象依然存在。

一位上遊品牌商負責人曾經表示:“現在後市場基本處于搶門店的階段,占據更多門店,給門店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從而增加與門店的粘性,才能赢得更多機會。這一點無論對品牌商,還是汽配、汽修平台都一樣。”

目前有幾大勢力在全力争搶門店。

一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互聯網平台,早期的i保養、諸葛修車,最近的大胖子等,都是建立了一個雙邊甚至三邊的平台,依托線下修理廠來提供安裝服務。

對于修理廠而言,平台意味着線上流量,也就是新的客源,而平台的目的,是希望聚集大量車主和修理廠資源,為後續的協同效應和網絡效應做準備,但往往在半路夭折。

二是當下最為火熱的汽修連鎖,全力把優質修理廠資源拉到自己的連鎖體系當中,這裡面既有傳統連鎖,也有貓虎狗等互聯網企業。

相比于較輕的平台模式,這種模式較重,需要為修理廠重建統一和标準的生意模型,并介入到日常經營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貓虎狗搶奪門店資源的目的,不僅僅是一個汽修連鎖,最終是站在生态模型的角度,以門店為基礎,盡量抓住車主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三是汽配供應鍊平台,這裡面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撮合平台,從一開始就把修理廠和汽配經銷商放在一個平台,從配件查詢服務切入,滲透到交易環節,同時通過SaaS的方式介入到修理廠的數字化經營層面。

二種是加盟連鎖,雖然加盟連鎖的路徑是通過加盟商服務修理廠,但從去年開始,幾家汽配加盟連鎖先後推出自己的汽修項目,也明顯加快直接搶奪門店的步伐,其核心目的是推動自身的配件銷售。

四是上遊品牌商,最明顯的就是油品、輪胎等品牌商,也是兩種方式。

一種是渠道下沉,通過經銷商體系的改革,以及與互聯網平台的合作,深入到修理廠端,并盡量拿到消費行為及數據。

二種是躬身入局汽修連鎖,類似于傳統連鎖的模式,通過介入到修理廠的日常經營當中,抓取門店。

上遊品牌商的最核心目的還是輔助其産品銷售,并在車主端建立更強的品牌力。

可以看到,在獨立售後的服務入口是修理廠這個共識下,産業鍊上下遊不同玩家搶奪門店的目的雖然有所差異性,但邏輯是類似的。

當然,最理想的狀态一定是把車主抓在自己手裡,但沒人能繞開修理廠的服務場景,所以終端門店成為兵家必争的環節。

對于修理廠而言,要明确各個平台的想法和目的,也要進一步明确自己在整個服務鍊條中扮演的角色。

三、得修理廠得天下?

從大的邏輯上來看,得修理廠得天下似乎是有道理的,因為上遊品牌商-中遊汽配供應鍊/汽服平台-下遊修理廠-車主的整個産業鍊條中,抓住修理廠的服務大約等同于抓住車主。

從跨界來看,似乎也有類似的經驗可循。

餐飲界的美團和打車界的滴滴,前者通過拉攏海量線下餐飲門店确立了外賣行業的頭部地位;後者則是把優質網約車司機納入到體系當中,即便是遭遇去年的意外,也沒有大幅失去市場份額。

美團和滴滴都是典型的抓住了海量服務提供商,從而成為行業老大,并且以核心業務為基礎,向其他業務協同發展。

不過,汽車後市場獨有的特性,讓得修理廠得天下似乎沒那麼容易。

一是汽修服務不是一個高頻服務,同時必須依賴于線下場景,而不像美團用外賣替代堂食改變全民消費習慣,所以,流量邏輯在汽後的某個階段可能成立,但不可能成為長久成立的真理。

二是汽修具備強烈的本地化差異性和三公裡服務屬性,這使得部分基礎設施不具備通用性,同時服務标準難以确立,從而銷售領域的規模效應和服務領域的平台網絡效應都不容易實現。

三是汽車後市場本質上是一個服務屬性濃厚的行業,而交易屬性處于次要位置,但是在供給側嚴重飽和,同時服務标準缺失的情況下,目前各個平台的交易屬性占據主導位置,從而難以建立真正的護城河。

四是數字化的缺失,無論是早期的酒店行業,還是前幾年的餐飲、打車、地産行業,數字化在市場整合的過程當中起到地基的作用,但後市場的數字化受壟斷影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得來說,後市場的種種特性讓連鎖或平台,與修理廠之間的關系比較脆弱(直營體系除外)。

一位行業人士認為:“如果你不能為修理廠真正提高效率,或提供不可取代的價值,就算你現在占了這個坑,但他以後抛棄你的成本并不高。”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早幾年很多平台宣稱旗下擁有上萬甚至幾十萬的合作修理廠,但并沒有真正建立高粘性、強信任的關系,最終的倒閉也隻是在一瞬之間。

近幾年的疫情,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這樣的倒閉甚至跑路現象越來越頻繁。一旦利益關系沒有協調清楚,就催生了i保養或大胖子等維權事件。

四、修理廠面臨的是生存問題

對于修理廠而言,往往是從微觀或短期的視角,去看待并選擇與平台之間的合作。

而當下的修理廠面臨着兩大時代困境。

第一個是當下的生存問題。

早幾年前,汽修是個暴利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在不需要投入太多管理和運營精力的情況下,一大批修理廠老闆賺了第一桶金。

不過,當下的汽修行業早已不能用暴利來形容,配件價格越來越透明,人工和房租成本越來越高,大多數修理廠面臨的問題不是賺多賺少,而是生存問題。

第二個是未來的生存問題。

新能源汽車以超過預期的速度發展,同時一批造車新勢力崛起,重新定義了售前和售後的規則和形态。

修理廠即便可以看到甚至預見未來售後的趨勢,但是在趨勢下,自身将扮演什麼角色,還有多大生存空間,都是未知數。

以上的現狀和趨勢,會極大影響修理廠對連鎖或平台的選擇,以及雙方最終的關系。

結果就是,目前大部分修理廠在生存壓力下,其要求變得相對短期,因此大概率會将流量放在首要位置,這也是為什麼修理廠通常不會拒絕大胖子這樣的平台。

但問題在于,流量并不能真正提升修理廠的經營能力,短期可能有業績提升,但長期來看,修理廠可能淪為安裝點的角色,并不能體現真正價值,而這種價值的缺失,會傳導給平台,到最後可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所以,現在不少修理廠也在更多地考慮加盟連鎖體系,系統性地改變自己的生意結構。不過這條路徑的問題在于,門店業績不會很快得到改觀,甚至還可能因為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影響而出現虧損,在大的經濟環境下,能堅持多久也要打個問号。

對于連鎖或平台來說,上述提到的在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上的難點,也很難因為體系下的門店數量提升而實現突破,更為棘手的是,這個階段要想依賴資本也是越來越難。

因此,修理廠面臨生存困境,很多平台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大家都能基于這個認知,在合作過程中将心比心,而不是相互割韭菜或薅羊毛,那麼大胖子這樣的鬧劇或許不會出現,而平台和修理廠之間的關系可能更為緩和,反而能夠同渡難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