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開始修建于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承擔修建的大型分洪、灌溉水利工程,由分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為止,使用年代最久,世界上唯一達到兩千多年一直在使用,沒有攔水壩而引水這一個奇特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勤勞的結晶。由于都江堰的灌溉,成都平原由幹旱的荒野之地,變成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受都江堰灌溉的土已達30多個縣市,面積達數千萬畝。
都江堰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都江堰景區外,蒲陽河大橋一一南橋。
蒲陽河是經都江堰分魚嘴分流出來的河,也稱内河。用來灌溉成都平原。
都江堰景區大門。
堰功道。2000年當地政府修建的都江堰景觀大道。
卧鐵,即噴泉下的四根鐵棒。當年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時,曾制定了治水之法:“深淘灘,低作堰”。
都江堰每年到了枯水期季節,河工都要對都江堰河道進行清淤,将都江堰水域的河底淤泥進行清理,使河道排水通暢。但凡事都要有一個标準,泥沙清理該挖多深?李冰父子用石頭雕刻了石馬,放到水下,使河床達到石馬的深度即停止清理。後人為了省事,用鐵鑄造了“卧鐵”,來充當李冰父子當年的石馬功用,至今。
張松銀杏樹。在都江堰堰功道旁,有一株銀杏樹,村齡已有1700多年了。據說是三國時蜀王劉璋的大臣一一張松(三國演義獻地圖者)親自所栽植。又說是86版《西遊記》中豬八戒偷吃人參果的“人參果樹”原型,就是取自該樹。
都江堰示意圖,以下按工程段落介紹。
左邊小字:“寶瓶口”,右邊字:“離堆”。
李冰開鑿都江堰第一個工程:将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取名“寶瓶口”,即内江。把開鑿玉壘山分離出來的石堆叫“離堆”。岷江開始有了分水入成都的水道。
遠觀分水魚嘴和飛沙堰。
分水魚嘴。為了使岷江水能順暢東流入寶瓶口,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因其似魚頭,曰分水魚嘴。分魚嘴将岷江分為兩支:一支外江順江而下,叫金馬河;另一支内江流入寶瓶口,叫蒲陽河。
飛沙堰。之後李冰又在靠着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确保内江安全。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和泥沙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堵塞内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安瀾橋。
安瀾橋,分水魚嘴通往二王廟的橋。
二王廟。李冰父子被四川人尊稱為“二王”,并尊為四川主。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産,是國家重點風景區,是國家5A景區。
(歡迎關注,互相關注,看遍中國和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