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無線電情結
文/王金龍
小時候,最早有記憶的電和聲音,是從父親扯電線裝上有線廣播開始的。那時父親也就是三十多歲,後村上的廣播線從家屬院西牆穿過,父親找來一些鋁線,一段段接起來扯到家裡,買個小嗽叭挂上,裡面就有了“哇拉哇拉”的說話聲。每天早上七點多,準時播出:“X城縣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早晚各一次,有新聞、戲曲等節目。雖然聲音很小,夏天幹燥了還要給地線澆水,但還是把母親樂壞了,每天都認真仔細的聽廣播,我記得有個小呂劇叫《都願意》,母親甚至都能背出來。我那時就感到小喇叭十分神奇,接上電線就會講出話來!
後來鄰居的大哥哥們玩起了無線電,用竹杆拉個天線在房頂上,買個耳機并聯上一個二極管,耳機裡就有了說話與歌唱聲。我貼近聽到這優美的聲音,就像從廣缈的天際傳來的天籁之音,遙望藍天上那細長的天線,心裡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幼小的心靈一下子就被無線電抓住了。
在搞無線電初期,自己還幹過一件難以啟齒的醜事。要想玩無線電,首先要先架設好天線,要加設天線必須要用銅線。可這長長的十幾米的銅線往哪裡找呢?花錢去商店買是最好的辦法,但家裡窮的賣幾個雞蛋當零花錢,從母親那裡是要不來錢的。看着鄰家哥哥房頂上架設的天線,用銅線引下來接到耳機上,就能聽到廣播和音樂聲,自己心裡就癢癢的不得了。
我問其中一個和我關系好的哥哥:架天線的銅線是從哪裡搞到的?
他神兮兮的問我:你有膽量嗎?
我不知何故,說:有。他說:那好,你跟我去。
這天中午,正值夏季的午休時間,他喊我和他一起出來,兩個人頂着烈日來到一座辦公大樓前,由于大樓改造要辦成廠房,裡面拆遷的亂七八糟,有些房門也開着,中午看工地的人估計也回去休息了。
他指指房間裡吊着的日光燈告訴我,每個日光燈上面都有鎮流器,鎮流器裡面就有銅線。可怎麼把鎮流器卸下來呢?他拿出随身攜帶的工具,是根跳繩。他說:你隻要把繩甩上去,套住燈管用勁一拉,燈管和鎮流器就掉下來了。
我聽了有些害怕,這不是破壞公物嗎?這要給人抓住了可怎麼辦?他看我唯唯諾諾害怕的樣子,就說:這些舊燈管早晚都要拆除的,他們拆下來也扔掉了,你要害怕就算了。說完,轉身就要走。我聽他說了這些話,需要銅線的沖動戰勝了膽怯,從他手裡接過跳繩,緊緊張張的走進屋裡。
我進去後還是抑制不住心的狂跳,顫抖着手把繩子甩起來,套住一個燈管使勁一拉,“晄啷”一聲響,燈管掉在水泥地上摔得粉碎,聲音也大的不得了,我聽了吓得渾身顫抖,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但那時已失去了理智,隻想盡快把鎮流器搞到手。接着又拉下來兩個,我卸下這幾個燈管上的鎮流器,渾身汗已經把衣服濕透了。
急急忙忙跑出門來,給這位大哥哥一個,兩個人趕緊離開了現場,這也是我為了搞無線電,人生中一次不光彩的經曆。
拆開鎮流器,正如那位大哥哥所說,裡面的銅線很多,我所夢寐以求的天線,終于也架設起來了。
經過與母親軟磨硬泡,有時還不吃飯哭鼻子,好不容易要來幾毛錢,到五交化店裡買個礦石接收機來,把小嗽叭上的耳機拆下來,接好天線、地線,慢慢調整礦石機的旋鈕,耳機裡真的有了說話的聲音,我高興的跳了起來。但礦石接觸時好時壞,有時調半天也沒聲音,經常急的連飯也不吃。父親看我真的很癡迷,就說服母親拿了一塊零九分錢,(當時一個雞蛋可是5分錢啊)買了第一個真正的無線電元件二極管,至今我記得型号是2AP9,使我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無線電。
再經過一段時間,鄰居的大哥哥們開始組裝晶體管單管收音機,看到那小巧袖珍的塑料盒裡,小喇叭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我的心也不禁給撩動起來了。但買這些電阻電容晶體管都要花錢的,怎麼辦呢?這次要靠勤勞“緻富”了。我說服母親,花了很少的錢,從市場上買回來一對小兔子,每天給它們出去挖野菜,風雨無阻,精心喂養。半年以後,母兔抱窩了,一次生出來六隻小兔來,我把它賣掉,手裡有了點錢,又給母親要了點零花錢,終于把組裝單管機的元件買齊了。
自己開始動手裝晶體管單管收音機,線圈是自己繞的,沒有焊接工具就用銅線纏起來,接觸時好時壞,聲音一會兒有一會兒沒,就那樣也樂此不疲,有時晚上鼓搗到深夜,廣播停止了才罷休。通過養兔子,找到了“緻富”的門路,多養了幾隻兔子,手頭也有些錢了,慢慢的又搞到來複式三管機、四管機。再後來有了電焊鐵,自己搞線路闆,做收音機外殼。還不斷的向年齡大的哥哥們學習,有了新的發現和電路圖,就拆掉重新組裝。那時候,重要的不是聽到收音機聲音的内容,而是組裝收音機的過程。組裝好後,聲音大了,收台多了,就感到非常滿意,非常享受。
那是一個物質非常匮乏的年代,無線電元件尤其難以買到,全縣城就一個國營五金交電商店賣無線電元件,而且貨還十分的奇缺。記得當時鄰居的一位大哥哥,為了買一個電位器,我跟他跑了好幾趟,售貨員都說沒有貨,直到打聽到他的親戚在五金店有熟人,給人家打了招呼,去了以後售貨員才從後面的櫃台裡拿出來一個。
我那時最想要的就是自己能有一個袖珍小喇叭,把元件裝在塑料肥皂盒裡,裝一台拿在手裡的袖珍收音機,該有多神氣啊!每次看到别人收音機裡的小喇叭,都癡迷的不願離開。可城裡跑遍了也沒有賣的,而且說來幾個沒進倉庫就被五金商店的人搶光了,幾年來市面上就沒見過有袖珍小喇叭賣。時間久了,父親也了解到我的心思。一次去上海出差,給我帶回來一個袖珍小喇叭,我現在還淸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飛樂牌的動圈揚聲器,象個小茶杯大小,電鍍着黃色的金屬光澤,拿在手裡沉甸甸的。父親去上海出差正趕上“一月革命風暴”,上海街頭革命群衆激昂,公共交通停止,很多商店關閉。父親說他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才找到賣小喇叭的電器商店。回來時趕上紅衛兵大串聯,火車上人山人海,他整整站了一天一宿,連廁所都沒辦法上,兩腳站腫了才趕回來。多年以後我想起這件事才明白,小小的一個電器喇叭,承載着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看到父親買回來我夢寐以求的小喇叭,把我樂的神魂颠倒,舍不得把包裝盒扔掉,晚上睡覺也把它放在枕頭旁。用這個小喇叭,我安裝了三管、四管收音機,而且一直伴随我整個的無線電愛好生涯,直到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再回來已寒窗十載,家裡幾經搬遷,我心愛的小喇叭和那些陪伴了我整個少年時代的電子元件,早已不知去向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年少追求也無止境。一次和一位大哥哥去串門,看到一戶人家買來的半導體收音機,拉開長長的天線,有中波、短波,打到短波的位置,仔細調整,可以收聽到很多的電台廣播。不時傳來一陣好聽的音樂,還能聽到女廣播員嗲聲嗲氣的聲音。這位大哥哥說,這些台都不能聽,這是敵台廣播。我那時還不知什麼是敵台廣播,隻是感到和我們平時聽到的廣播聲音不一樣,很新鮮也很刺激。
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家和我同齡的夥伴邀我到他家來玩,他父母都上班去了,隻有我們兩個在他家。征得他的同意,我按照上次看到那位大哥哥的操作,拉開天線,把收音機打到短波的位置,慢慢的調整旋鈕,一陣“滋滋啦啦”聲音過後,突然,傳來一個女生嗲聲嗲氣的聲音:“XX之音廣播電台,現在是自由中國廣播時間……”我聽得心“砰砰”直跳,當時播放的什麼内容現在記不清了,一會兒又放了一首歌曲,那曲調讓人聽的感到情意綿綿,與當時流行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完全是天壤之别。我和這位夥伴面面相觑,我想起那位哥哥說的話,這是敵台,不可以收聽,就趕緊又轉下去。一會兒又有了幾個說中文的電台,但聽到腔調怪怪的,就沒敢再聽。同伴也怕時間長了家裡來人看到,就督促我把收音機關上了。
有了這次經曆,我知道了在收音機的短波波段裡,有着這麼多奇妙而又吸引人的聲音,我下定決心,要努力攢錢,争取自己能裝一台有短波波段的收音機。
為了安裝好無線電收音機,也引導我學了不少知識。開始是借别人的書來抄,那時有不少無線電書籍還是蘇聯出版的,根本看不懂,但組裝實物圖能看明白,慢慢的學會看電路圖了。後來有了國内出版的中文圖書,看起來就方便多了。當時找一本無線電的書也非常的難,市面上根本就見不到。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裡不知為什麼油印了一本無線電基礎知識,大概是三塊錢一本,我費盡周折加上眼淚,母親給我三塊錢買了一本。我如獲至寶,包上書皮,每天翻開看,什麼電子,空穴,PN結,對一個初中生來說,确實看不懂。但一想花這麼大的價錢買來的,就硬着頭皮反複看,慢慢的也懂了一些。待到後來《無線電》雜志複刊,我立刻訂閱了全年的雜志,而且一連幾年,年年訂閱。這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使我對無線電從感性上升到了理性認識,通過實踐,确實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和技能。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電子産品更是日新月益。七十年代初,電視機來到我們身邊,看着機關單位電視機上屏幕裡出現的黑白影像,我幻想那天自己也能動手安裝出一台電視機來。雖然物質條件不具備,但書面上的準備工作一刻也不停,先買書研究電子管的電視機原理,再根據雜志提供的晶體管電視機電路圖設計電路闆,沒有電視機不要緊,在家裡先把電視天線豎起來過把瘾。現在想起來那時真是有些癡迷了。
真正圓了自己安裝電視機的夢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由于對無線電的熱愛,以至決定了自己的人生命運。恢複高考報志願,父親詢問我是否考慮一下上醫學院,我很幹脆的回絕了,我的理想就是學習電子技術,與自己喜歡的這些電子器件打交道,而不是到醫院看那些整天痛苦不堪的病人。
上大學專業是達到了自己的理想,學的是電子技術師資班。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四年苦讀下來,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怎麼讀的味同嚼蠟?電路原理,與門非門,電路疊加原理等等,搞得頭暈腦脹。自己的電子技術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不知所雲。待到搞畢業設計,閑暇的時間裡好多同學郵購來電視機整機散件搞組裝。帶實習的老師也說,你們學電子技術的應該提高動手能力。這時才又喚起我原來安裝電視機的想法,于是也郵購一台泰山牌黑白電視機整機散件。
興沖沖地取來郵購的電視機散件,興沖沖的挑燈夜戰。并告訴家人,下星期就可以在自己家裡看上電視了,一家人高興地不得了。因為那時,大學生畢業每月的工資也就是四十多塊錢,一台黑白電視機要三百多塊錢,真正買得起電視機的家庭并不多。
畢竟有些功底,焊接組裝,電視機線路闆很快順利完成。可當我開機調試時,屏幕上顯示的是左右雙幅影像,而且圖像人臉都被壓扁拉長了。我急的滿頭大汗,原理上知道是電視的行頻出了問題,但把所有的與行頻有關的元件電阻電容換了一遍,故障還是沒有排除。
黔驢技窮,隻好先讓電視機播放一段時間,我再想辦法。看着電視屏幕上雙幅壓扁拉長的圖像,家人戲稱一台電視劇别人看一遍咱看兩遍,真讓我羞虧的無地自容。這個毛病折騰了好長時間無法解決,讓我苦惱不堪。突然有一天,我想到所有負責行頻的元件都換了,唯獨行頻線圈沒有換,是不是它出了毛病?把行頻線圈拆下來,發現裡面有一圈漆包線脫落了,造成了線圈短路,行頻減少一半,所以電視的圖像分成了左右兩幅。我心裡暗暗咒罵這出品行頻線圈的廠家,你這不合格的産品,讓我這個學電子的大學生,在家人面前可出盡了洋相了!
雖然電視機的毛病找到了,但我已沒有了組裝電視機成功的喜悅,還受到家人的懷疑和嘲諷:你這電子技術咋學的?
打那以後,我的無線電情結再也沒有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簡介:王金龍 男 1955年出生,山東陽谷縣人,中石化退休幹部。雖然是理科生,但對文學由衷的喜好,從中讀出人生的另一番感受。沒有文字功底,更沒有系統的文學知識,隻憑興趣廣泛閱讀。有感悟時也寫點文字,詩歌、散文、小說等都有涉及。但才淺學疏,平平淡淡,隻是記錄生活、愉悅身心而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