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查看江江的康複情況。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文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前日,記者從禅城區中心醫院獲悉,1個多月的小男嬰江江(化名)迎來了出院的日子,他躺在保溫箱裡,睡得香甜。殊不知,就在半個月前,江江經曆了一場“驚魂”記,原來他因疝氣嵌頓緻腸梗阻,病情危重,已經超過24小時,醫院開了綠色通道,召集多科室專家會診。
記者了解到,江江當時出生才21天,手術需要全麻,風險性特别大,但是如果不做手術,就可能會休克甚至死亡。時間就是生命,由于病情嚴重,如果轉院的話,江江的腸子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了。更令人驚險的是,手術過程中,江江的腸子已經黑了……所幸,最後在醫護人員的搶救下,江江成脫險,并且保住腸子。
講述: 男嬰緊急入院 病情危重需緊急手術
回憶起江江剛入院時,禅城區中心醫院疝外科主任潘乃梁說,孩子當時情況很危急。“5月4日下午6時多,我接到電話,說孩子疝氣複位不成功,需要進行手術。”他還沒有來得及吃飯,立馬就趕回了醫院。
據他介紹,江江當天下午6時入院,孩子1天前,在家嘔吐黃白色的胃液,還哭鬧不停。“家長不知道孩子是什麼情況,第二天就送到新生兒科。”潘乃梁說,孩子哭起來時,陰囊有包塊,而且又紅又腫,是疝氣嵌頓,腸子卡住了。
“孩子很虛弱,像隻小貓一樣,還出現了休克狀态,肚子是冰冷的,心率很快。”有着二十多年疝外科從醫經驗的潘乃梁,看了江江的情況,判斷孩子急性疝氣嵌頓,導緻腸梗阻引起嘔吐,手法複位不成。而且孩子病情嚴重,已經超過了20多個小時,這意味着腸子會水腫,可能出現腸壞死,必須立即進行手術,否則孩子休克後,甚至會導緻死亡等嚴重後果。
難題一:
手術風險性大 到底是否轉院?
潘乃梁告訴記者,由于江江手術的風險特别大,他們在第一時間内,也曾想過建議患兒轉院治療。“江江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送到醫院時就已經有1天,如果轉院的話,他的腸子肯定是保不住了。”潘乃梁說以他的經驗判斷,再等3個小時,孩子的腸子就可能要壞死了。
“孩子的腸子卡住的時間長,而且他反應已經開始變差了,如果将孩子轉到其他醫院,還有到外院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在手術前要耽誤的時間更多。”潘乃梁說。因此,他果斷決定承擔手術風險,幫助孩子保住腸子。随後,他積極和家屬溝通,并且與新生兒科、麻醉科進行會診。
難題二:
出生僅21天能不能保證安全手術?
然而,第二道難題來啦!江江僅出生21天,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對于年紀如此之小的寶寶,全麻的風險性特别大,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當時,我心裡也沒有底。”潘乃梁說,手術能夠成功,需要多方面配合,首先就是麻醉技術,麻醉也要結合孩子體重、年齡、身體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孩子萬一真的面臨切腸的話,麻醉時間還要延長。”
潘乃梁表示,這台手術考驗麻醉科、疝外科,還有新生兒科。當天晚上,三大科室,五六位主任緊急會診,他們全部都守在手術室。
“剛好醫院有一位麻醉師到上海進修了小兒麻醉,他表示完全有信心為江江做全麻手術。醫院的新生兒科也表示有實力照顧術後的寶寶。”這讓潘乃梁對手術更加有信心了。
難題三:
江江的腸子黑了 要不要截腸?
當晚8時,江江被送入了手術室。然而,就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們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當打開腹腔後,潘乃樑倒吸了一口冷氣,江江的腸子已經黑了。此時,擺在他們眼前的難題——孩子的腸子到底切不切。
潘乃梁看到江江的腸子如黑炭一般,“趕緊用熱水和擴張血管的藥物,過了一些時間,腸子的顔色有點好轉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長達1個小時後腸管血運才緩慢恢複,并逐漸出現了腸管管壁收縮,但是還有多個點、片狀的黑點。
“到底是切,還是留?切除的話,孩子腸壁很薄弱,縫針後腸液還是可能從針眼流出來,從而導緻嚴重腹腔感染,加重休克,甚至是引起多髒器功能衰竭。潘乃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權衡之下,他最終決定為孩子保腸。
曆險: 孩子休克再闖難關
既然切不切腸子,都有風險,潘乃梁采取了對孩子最好的方式。“當時我就想到,在傷口外加引流管,通過引流管來觀察孩子腸子的情況,一旦有異常就緊急處理,或者是第二次手術。”
兩個多小時後,手術結束了。江江被送到了新生兒科,進行密切監護。随後幾天,通過引流管,看到出來的液體顔色是清亮的,這說明孩子的腸子沒有出現破裂,這讓潘乃梁稍稍松了口氣。
但是,手術後江江又遇到了難關,出現了感染性休克。新生兒科主任莫文輝表示,對孩子加強抗感染、補液,直到48小時後,孩子最終渡過了難關,慢慢開始吃奶,逐漸康複中。
記者了解到,小江江剛入院時,體重是3.35公斤,35天時體重是3.75公斤。在半個月的時間裡,他長了快0.5公斤,吃奶量也慢慢上去了,現在每次能吃五六十毫升。
對話專家:
佛山最小年齡疝氣嵌頓手術
莫慌!孩子哭鬧不會導緻疝氣
潘乃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查閱了各種文獻資料,全國最小的疝氣手術的寶寶,出生僅16天。“江江很有可能是佛山年齡最小疝氣手術的寶寶,而且他的病情更為嚴重。”潘乃梁介紹,全國最小的那一例,并沒有發生疝氣嵌頓緻腸梗阻。
潘乃梁表示,疝氣多發于1到5歲的兒童和老年患者,發生率可高達1%~5%,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疝氣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在腹股溝區或陰囊出現可複性包塊,哭鬧及站立行走時突出明顯,如果平卧或睡覺時會縮小或消失。”潘乃梁說,大部分的疝氣,如果發現及時,90%都不需要進行手術,隻要通過徒手複位就可以。
那麼,針對一些民間說法,“男寶寶長期哭鬧,會導緻疝氣”的說法,是否科學呢?對此,潘乃梁表示這是錯誤的。“孩子哭鬧,并不會導緻疝氣,疝氣是先天性的,本身發育不健全。如果孩子有疝氣,哭鬧會加重病情。”此外,他表示,女寶寶也同樣有可能疝氣,但是男、女比例上來看,男性相對較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