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加速折舊方法? 實踐中,許多企業的财務人員認為,企業應盡最大可能加速折舊,以減少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這種看法其實并不完全正确下面請我細細道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常用的加速折舊方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實踐中,許多企業的财務人員認為,企業應盡最大可能加速折舊,以減少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這種看法其實并不完全正确。下面請我細細道來:
企業如果不計提折舊,會增加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也會增加許多;如果計提折舊,會加大成本費用減少利潤,從而使所得稅減少。
折舊抵減稅負的作用,稱之為折舊抵稅或稅收擋闆。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固定資産計提折舊的方法可以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中選擇。其中,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屬于加速折舊方法,可以在資産使用的前期多提折舊,抵減應納稅所得額,以少繳稅款。這就是許多财務人員認為加速折舊可以少繳稅的原因。
其實, 無論采用哪種折舊方法,所計提的折舊總額都是相同的,總體上不會減少企業所得稅。加速折舊的節稅的邏輯在于加速折舊可使固定資産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補償,可以使後期成本費用前提,前期會計利潤後移;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後期利潤多,納稅較多。從而使所得稅遞延繳納,相當于使用一筆無息貸款為自己企業的生産經營服務,而且不存在任何财務風險。但是,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固定資産的折舊方法一般應采取平均年限法,需要加速折舊的須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報國家稅務總局批準後執行。因此,并不是想加速折舊就可以的。
對固定資産折舊進行籌劃時,除了考慮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舊外,選擇加速折舊還應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在以下三種情況下,采取加速折舊須慎重,否則不僅達不到籌劃的目的,反而會增加稅收支出。三種情況如下:
稅收減免期不宜加速折舊
企業所得稅目前實行比例稅率,固定資産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在正常生産經營條件下,這種加速折舊的做法可以遞延繳納稅款。但若企業處于稅收減免優惠期間,加速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是負的,不僅不能少繳稅,反而會多繳稅。
加速折舊須考慮5年補虧期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對内、外資企業的虧損彌補期限和辦法作出了統一規定,即企業發生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由于稅法對補虧期限作了嚴格限定,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對以後年度的獲利水平作出合理估計,使同樣的生産經營利潤獲得更大的實際收益。特别對一些風險大、收益率高且不穩定的科技企業更要合理規劃,避免加速折舊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加速折舊應從企業整體利益考慮
在現行體制下,我國企業的會計報告一般應向工商、稅務、财政、金融等部門及投資各方提供,上市公司還需定期向社會公衆公告其财務報告。财務報告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财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報告使用人據此可計算銷售淨利率、資産周轉率、淨資産收益率、資産負債率等财務指标,以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發展能力、資産運營狀況等,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
如果僅僅從減輕稅負的角度選擇加速折舊,導緻企業出現虧損或利潤下降,使投資者認為企業的盈利能力差,不予注入資金,錯失發展壯大的機遇,如同撿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償失。許多民營企業為了不繳所得稅,讓報表出現巨額虧損,一旦需要去銀行貸款,報表反映的虧損讓銀行望而卻步即是例證。
企業要生存發展獲利,銷售增長無法回避,而銷售增長的财務意義是資金增長。完全依靠内部籌資會限制企業發展,完全依靠外部籌資也會因财務風險太大而無法實現,因此,企業應該把加速折舊放到整體經營決策中考慮,不要為減少稅負造成連續虧損,無法取得支持銷售增長的資金,本末倒置,百害而無一利。
總之,企業選用加速折舊時,要充分關注稅收優惠期、5年補虧期,趨利避害;要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注意稅收與非稅收因素,進行統籌安排,謀取企業利益最大化。
如想了解更多的财稅知識,請點個關注,後續知識享不停!謝謝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