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在後台私信老王,想要了解一下經營分析怎麼做,今天老王就詳細給大家講講,拿出花生瓜子小闆凳,聽老王細說!
經營分析的存在遠遠早于數據分析,經營分析指的是對公司經營狀況的分析。一般情況下,普通員工隻會對自己負責的工作感興趣,公司經營情況,隻有中高層管理者才會關注,所以,對應的經營分析也就顯得很高大上,它在整個數據分析體系中,地位也是僅次于行業分析,穩居高位。
簡單來說,企業經營就是:特定人群通過花錢得出個結果。因此,要做好經營分析,就得把這些經營過程的信息,轉化成可以用數據來表達的内容,具體包括以下5個部分:
有了這5個部分,就能清晰地展示出當前經營的好壞,從而推動下一步的決策。
在這5個中也是有重要值的,其中目标是核心。考核什麼指标,做到什麼程度,這兩者是組成目标缺一不可的内容,目标清晰之後,梳理現狀、拆解過程都會變得非常容易。
說起來簡單,大家一聽就會,但是經營分析體系該如何搭建呢?這裡我們用一個互聯網企業的例子向大家詳細展示一下:
舉例:某互聯網企業的銷售部門,其職責是銷售公司的廣告服務,讓客戶充值,進而通過選擇廣告産品投放達到銷售充值金額的目标。銷售部門有5個小組負責不同行業的客戶銷售,如果是新開發的客戶,則需要簽合約,如果是老客戶,即可直接充值消耗。
假定:
上述目标已經很清晰,現在我們通過五步來搭建經營分析體系:
第一步:按照時間拆解KPI
把KPI指标分解到月份,從時間角度上為過程中跟蹤目标完成情況,提供判斷依據(如下圖)。
拆解指标有兩種基本方法:
1、按照去年同期水平按照其他同級别精英們部門的同期水平,計算出每個月占全年指标的權重,之後進行拆解,這種适用于有1年以上發展曆史的企業;
2、按照投入産出比拆解,提前定好每個月資源投入力度,反推産出水平,這種适用于業績主要有營銷投入産出的業務。
第二步:按照部門拆解KPI
把KPI指标分解到部門,明确每個部門的責任,讓每個部門都不盲目工作(如下圖)。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各部門認領目标,可能是領導直接攤牌,或者部門經理拍胸脯保證的,并不是計算的結果,但不論這個目标是怎麼來的,總之得有一個目标,這一樣後續才能考核進度。
第三步:監控目标
監控整體目标完成情況,預計完成結果,從而提示問題(如下圖)。
這裡的實際情況與開題目标的差異值和達成率,一般都的通過計劃獲得,用差異值來衡量有多大的坑需要填,用達成率來看趨勢向好還是趨勢向壞。
第四步:查找潛在問題
用結構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找到5個子部門中,哪個部門問題更大(如下圖)。
這個過程中,部門表現穩定性與部門承擔KPI的份額,是要同步考慮的,上圖隻展示了穩定性這一個指标。數據分析優質社群,等你加入哦~
一般會有如下情況:
這些情況,可以通過結構分析 趨勢分析解讀出來,從而引發更多深層次分析。
第五步:設定過程指标
通過梳理KPI指标的産生過程,設定過程指标。利用過程指标,簡單診斷:問題由何而來,該做哪個方向的改進。
在這個案例裡,兩個KPI指标的産生過程不太一樣,因此需要分開梳理。比如新簽約客戶,需要銷售們做陌生拜訪,從海量線索裡,一個個談。但是老客戶已經走完了之前的流程,因此關注其充值、投放行為即可(如下圖)。
之所以要拆解過程指标,是因為過程指标能反應出具體操作中的問題,通過過程指标分析,能對具體經營動作産生影響,從而更好促成經營目标的達成。
在這個案例中,可以将目标進行如下拆解:
新簽約用戶=線索數量*聯系成功率*簽約轉化率
用戶消耗金額=有充值用戶數*有投放行為比例*平均每單投放金額
這樣細化拆解後,我們就能利用這些指标,可進一步診斷,确定是哪個環節導緻目标不能達成。
有了以上五步,就建立起一個簡單的經營分析體系了。但這個絕對不是一個讓領導們滿意的敬意分析報告,對他們來說這些都不夠有深度,他們還想知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如:
……
解答細節問題,并非僅靠幾個宏觀經營數字。解答這些細節問題、交叉影響,需要對外部環境、促銷活動、用戶行為、用戶需求、員工狀态等,拆分主題,做細化分析。不然隻拿着GMV=UV*轉化率*客單價這四個指标,可解答不了這麼複雜的問題。
建議:經營分析報告,聚焦講清楚五件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還想聽老王講哪些數據分析的問題,記得評論區或者私信告訴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