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币天然是金銀怎麼理解?昨天我們講了貨币體制,今天可以講一下貨币的本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貨币天然是金銀怎麼理解?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昨天我們講了貨币體制,今天可以講一下貨币的本質
其實貴金屬充當本位币的時期,貨币的本質很好理解。
比如宋朝的交子,其本質就是銀子(以銀子做發行準備)。金本位制下,無論是金币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金彙兌本位制,貨币的本質就是金子。
但是步入信用貨币制度以後,貨币的概念逐漸模糊,逐漸複雜
對于當前的貨币,金融教科書是這麼分類的。
根據貨币的流動性,可以把貨币分成三個層次,我國的三個層次是這麼劃分的:
m0:流通于銀行體系外的現金
m1(狹義貨币):m0 各種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币):m1 定期存款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外币存款 券商保證金存款 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人民币存款業務 信托類存款 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 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非存款類機構部門持有貨币市場基金
我說停停,這個分類,簡直是眼花缭亂,普通人一接觸貨币,估計立刻就會被如此龐大繁雜的貨币分類沖擊的頭暈目眩,進而徹底失去進一步接觸貨币的興趣。
其實貨币很簡單,貨币可以直接分成兩類:基礎貨币 派生貨币。
什麼是基礎貨币?
教科書是這麼定義的:由貨币當局投放并被貨币當局直接控制的貨币,它直接表現為央行的負債
這麼聽起來好像還是很抽象,但是當我們把整個貨币衍生的過程講清楚估計你就明白了。
舉個例子,央行給A銀行貸款1億,這1億就是基礎貨币,也叫原始貨币。
同時,央行必須要求A銀行不能把這1億元都用來放貸,因為如果都貸出去了,有儲戶來提現發現提不出來了,那不就形成恐慌,進而形成擠兌了。所以央行要求A銀行拿出1000萬來,在央行這兒放着,這筆錢就叫存款準備金,這個1000萬/1億=10%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新聞中有的時候說降準了,降的就是這個比率。
A銀行把9000萬貸了出去,借到錢的A企業會用着9000萬來買材料搞研發,9000萬流入了B企業(簡化),B企業拿到錢後,就把着9000萬存入了B銀行。
B銀行拿到9000萬的存款,會把900萬(9000萬乘以10%)放進央行,再把8100萬貸出去,C企業拿到貸款後會做買賣,8100萬流入D企業,D企業再把8100萬放進C銀行,C銀行交給央行810萬存款準備金後,再把7290萬貸出去.....周而複始。
那麼最終會産生多少貨币呢?
你當然可以用最笨的方法:1億 9000萬 8100萬 7290萬 .....但是這種方法太慢了,我們需要數學的幫助
可以用一個數學模型,等比數列:第一次創造了1億貨币,第二次1億*90%,第三次1億*90%*90%........
最終用一個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具體怎麼推就不放了,怕大家嫌太磨叽)
得出,最終的貨币總和是1億除以10%=10億元
也就是說,1億的基礎貨币,最終神奇的變成了10億元!多出來的那9億元,就叫派生存款,這部分錢,央行沒法直接控制,央行能夠直接控制的隻有最開始的1億元基礎貨币。
上述的推導過程商科生應該已經聽出繭子來了,接下來的東西就是教科書上沒有的了,在現代信用貨币制度下,派生貨币代表了什麼?m2/gdp代表了什麼?
通過上述的推導過程,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貨币的誕生,是伴随着負債的。在當前的貨币制度下,貨币就是債務,而債務的背後則是整個國家未來的收入和現金流。
為了防止可能有人不理解,再解釋一下,比如說A銀行,它借了中央銀行1億,交了1000萬準備金後,它怎麼創造新的貨币呢?——放貸,當它把9000萬貸出去,這9000萬貨币才會誕生。
所以,基礎貨币,就是央行的資産、商業銀行的負債。派生貨币,就是商業銀行的資産、實體經濟的負債。
兩者合起來的貨币總和,就是整個經濟體系的負債規模。
而m2/gdp,就意味着整個經濟體系的負債程度有多大。
當然美元人民币歐元的信用背後并不都是國家未來的财富,各個貨币都各有不同,這一點我們以後再說。
全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