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8年,26歲的李商隐在泾原節度使王茂元手下當幕僚,并娶王的愛女為妻。婚後他進京應考,由于受“牛李黨争”中“牛黨”的排擠,應考未予錄取。他不得不返回泾原,繼續寄人籬下。
這時有人指責他投靠王茂元幕下,并做了王的女婿,是找到了一條升官發财的捷徑。在受人排擠,應考受挫而且又被人無端指責的情況下,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樓,寫了《安定城樓》這首詩,表明抱負,抒發感慨,并對排擠指責他的人予以辛辣的嘲諷。全詩内容如下: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圖片來源于網絡
安定城是泾原節度使的駐節地,當時是京師北邊的一個重鎮。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登上安定城樓,徘徊四望,看着高峻雄偉的城樓、枝柯披拂的綠楊和城外水中的沙洲,聯想到自己的處境,頓生無限感慨。
第三、四句寫因登高而勾起的重重心事。“賈生年少虛垂淚”隐指詩人進京應考失敗,表示自己雖然像賈誼一樣憂念國事,但無人理睬反被排擠。“王粲春來更遠遊”是隐喻自己失意又回到嶽父家,寄人籬下,也是實不得已。在字裡行間,寄托着詩人坎坷的身世之感。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四、六句緊接上文,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和人生理想。“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這兩句是經典名句,曆來為人所贊賞。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就極為贊賞這兩句詩。所謂“永憶”是說自始至終,不改初衷,足見詩人操守之高尚。在幹出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之後,功就成身退,白發歸隐,駕一葉扁舟,悠遊隐居于江湖山林之間。這兩句寫得風流灑脫而又遒勁有力。
據北宋蔡居厚的《蔡寬夫詩話》記載,王安石晚年尤喜吟詠這兩句詩,以為“雖老杜無以過”。可見詩人這種人生态度使王安石這位大政治家産生了思相共鳴。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兩句詩表現詩人的勃勃雄心和遠大志向。雖然立志做官,但做官的目的不是貪戀功名利祿,而是想幹一番大事業,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以再華麗轉身,隐退江湖。以筆者想來,這也是如今絕大多數有志青年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标吧!
詩的最後兩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是詩人引用《莊子》的寓言故事對指責他的人給予的尖刻反擊。
這段寓言的大意是說,惠施做了丞相,莊子要去看他。有人就造謠說,莊子要來奪取他的相位。莊子就對惠施講了一個故事,說南方有一種象鳳凰的鳥叫鹓雛。它從南海飛到北海,吃的是竹實,飲的是甘泉,非梧桐枝不肯歇息。有一次它飛過一隻貓頭鷹的身邊,貓頭鷹以為鹓雛要搶自己嘴裡的死老鼠,就瞪大眼睛大叫着向鹓雛發出威脅。
圖片來源于網絡
詩人運用這個寓言,把自己比喻成志向高遠的鹓雛,來反擊和告誡那些無端指責他的人,你們那些隻知道吃腐臭死鼠的人,哪裡知道我的遠大志向和人生追求呢?
這首詩抒懷明志,筆力雄健,氣度不凡,頗有風骨,表達了詩人的遠大抱負、人生理想和奮發精神。特别是巧妙運用莊子寓言,辛辣含蓄,恰切得當,充分表現了詩人的高尚品格。讀罷全詩,另人不得不為詩人激動而複雜的情感、理性又貼切的思辨而擊節贊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