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長老,最近有肉友問:多肉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有什麼區别?哪個更容易養出狀态?
帶通透感的原始卡羅拉
當有肉友問到我“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這兩種多肉有什麼區别”時,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很尴尬的發現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曆,就是看到原始卡羅拉跟粉藍鳥的圖片的時候突然覺得臉盲,一下子不知道它們誰是誰了。一般來講看實物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下的,但圖片本身有欺騙性,再加之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某些狀态下确實十分神似,故而我們才會出現瞬間臉盲的現象。
雨後的群生粉藍鳥
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簡介:原始卡羅拉又叫原卡,原産于墨西哥,因為在野外(原産地)能直接采集到,所以有些肉友又稱它為野卡。粉藍鳥是一個雜交品種,據說其親本是林賽(卡羅拉)跟藍石蓮。粉藍鳥的葉片十分肥厚,同時為了便于跟葉片更薄的薄葉藍鳥區分,大家又稱其為厚葉藍鳥。
雨後的原始卡羅拉
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怎麼區分?其實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實物是很好區分的,根據我的觀察它們起碼有3處明顯不同的地方。
一是葉片顔色不一樣。原始卡羅拉的葉片底色偏白,因此它的葉片多為白綠色。而粉藍鳥的名稱中既然帶一個“藍”字,那它的葉片底色自然偏藍,且平常狀态下其葉片多呈藍粉色。
肉友“李芸”的雙頭粉藍鳥
二是它們的習性不同。原始卡羅拉屬于株型低矮的多肉品種,它通常不會長出“大長腿”,同時它的葉片也不會下翻形成“穿裙子”的現象。而粉藍鳥則不同,初期它長的比較低矮,但時間長了莖稈就會拔高,更關鍵的是它的葉片跟藍石蓮一樣一言不合就下翻,然後變成人人讨厭的“拖地長裙”。
原始卡羅拉一般不會“穿裙子”
三是它們的葉片有諸多不同的細節。原始卡羅拉的葉面通常比較光滑,葉尖有時候會向内勾起來,就像魚鈎一樣。另外在光照充足和溫差較大的環境下原始卡羅拉的葉片會産生血斑,或者出現通透感。粉藍鳥的葉片則不算太光滑,因為它的葉片中部有一條突起的棱線,同時也未見有人将它的葉片養出通透感來。
葉片勾起來的原始卡羅拉
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哪個更容易養出狀态?我既養了原始卡羅拉,又養了粉藍鳥,其中原始卡羅拉已經養了5年之久,而粉藍鳥則養的時間更長,到現在差不多已經有6年多了。根據我這幾年的養護來看,原始卡羅拉明顯更容易出狀态一些,粉藍鳥想要養出狀态則相對較難,除非我們冬天能給它提供十分充足的光照和10℃以上的晝夜溫差。
群生粉藍鳥
當然對于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這兩種葉片肥厚的多肉來講,小盆加高顆粒控養是達到較好狀态的不二法門。就拿不太好出狀态的粉藍鳥來講,我前期用大盆完全沒辦法将它養出狀态來,不過後面我給它換了一個口徑不到10厘米的小花盆,同時将盆土的顆粒比例提高到了8成左右,而它的葉片在今年冬天終于變成了粉紅色。總之原始卡羅拉和粉藍鳥有些時候确實有幾分相似,但它們終究還是辨識度很高的多肉,也值得我們去養。
小盆控養的原始卡羅拉
本文由“養多肉的唐長老”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