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那不勒斯四部曲三觀真的好嗎

那不勒斯四部曲三觀真的好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2 17:19:42

那不勒斯四部曲三觀真的好嗎(那不勒斯四部曲)1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版封面

好久沒有像讀“那不勒斯四部曲”這樣酣暢淋漓的體驗了。這套小說故事簡單,人物不多,但經過作者埃萊娜·費蘭特的細細描摹,以明快、流暢的叙述節奏,令人根本停不下來。

“四部曲”包含了4本書,按時間順序分别是《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蹤的孩子》。我看文學作品,不放過一個字,到了第四本我放慢了速度,似乎舍不得把這麼好看的小說一下子讀完。

也許你會好奇了,這部描述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破敗不堪的城區裡、兩位女主人公長達半個世紀的友情的小說,到底有啥好看的?答案見仁見智,一萬個的讀者會有一萬種觀感。

而優秀作品的厲害之處,在于引起不同類型的讀者的深深共鳴。

也許因為像讀金庸一樣的閱讀心流(故事沒有金庸精彩,但沉浸式的愉悅是類似的),也許是看複雜的人性(比如嫉妒),也許是看女主“我”如何通過努力讀書、受高等教育,不斷實現階層逆襲、提高社會地位,也許是看女性的成長和她們之間的友誼(尤其是另一位女主莉拉隻讀完小學五年級,兩個人的成長軌迹越來越遠的情況下),也許能從“我”和“我”粗俗的母親的關系中看到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也許是透過小人物群像,看到那不勒斯、乃至意大利的曆史風雲和社會變遷。

我不是原著黨,去年看完HBO熱播的、經原著改編的《我的天才女友》,才開始想看完整的“四部曲”的。電視劇拍得非常細膩,布景和鏡頭語言考究,劇情尊重原著,很值得看。去年“四部曲”的中文版才算出版全了,但在國内反響還不是很大,但最近默默地占領了各大書店的暢銷書展台,好評如潮。

既然“四部曲”的後三本小說拍成劇集沒那麼快上映,我還是先睹為快吧。我就以我的視角,說說這部長篇小說的閃光點。

一對閨蜜,跨越時間的友誼

“四部曲”中兩位女主的友誼,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從少年寫到暮年,不管在文學中還是現實中,都是非常罕見的。

那不勒斯四部曲三觀真的好嗎(那不勒斯四部曲)2

《我的天才女友》劇照

這就不得不提它的作者埃萊娜·費蘭特了,她至今還神秘地隐藏在作品身後。即使小說爆紅,在海外引起了“費蘭特熱”,也謝絕參加一切露面的公衆活動,比如電視節目、簽售之類的,隻接受過少量優質雜志的專訪,比如美國的《大西洋月刊》、國内的《三聯生活周刊》等。

她的出版社也幫她繼續隐姓埋名,所以無從知道埃萊娜·費蘭特是她的真名還是筆名,甚至不知道是男是女。大家之所以用“她”,是因為作品有強烈的自傳性質和對女性心理深入刻畫,覺得費蘭特肯定是個女作家,隻有女人才最懂女人嘛,男作家怎麼寫得出來呢。

假如真的是自傳性質的小說,書中的“我”埃萊娜·格雷科是上個世紀40年代生人,那費蘭特和她的“莉拉”應該都是40後。

40後的世界我不懂,但那一代人,真的很有可能維系一段從小到老的友誼。就像小說中一樣,兩位女主從小學讀書開始暗暗較勁,到不斷升學,到婚外愛上同一個情人,到比做母親誰更成功,到寫作方面到底誰更有才華等。

小說中的世界很小,女人的世界也很局限,無非是那不勒斯的城區裡的事,最多延展到意大利。最神奇的是,女主“我”從小埋頭苦讀,升級打怪,考上了比薩高等師範大學,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比莉拉有才華、有文化的女性,比如“我”的老師們、婆婆、大姑子等等,但都沒有引起“我”的關注,“我”始終對莉拉又愛又恨,彼此懷着複雜而強烈的情感,在兩個人的成長中不斷深化、延長。

這讓現代人驚歎不已。國内經過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城鄉差距增大,我很難想象,一個出身五六線城市的女生,紮根一線城市後,又因為和老家的、年少時期傾慕的情人而毅然離婚、返回老家,後來和情人分手,創作小說成為著名作家,老年時期又離開老家、在二線城市定居。在整個過程中,“我”和閨蜜莉拉,既互相嫉妒又互相扶持,就像難以分割的連體嬰兒一般。

這在快節奏、加速變化的當代中國是很難理解的,尤其在所謂“認知升級”、“不斷叠代”的互聯網社會,人的一生中由于求學、工作、生活、地緣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得換多少撥朋友啊,“發小”越來越稀少,時過境遷就自然不聯系了。

依我看,成年人如果想認識新朋友(純粹的朋友,不帶有人脈、利益目的的那種),從不熟到熟,至少得有兩三個共同熟悉或喜愛的優勢話題,不然不足以支撐忙碌之餘、約人聚會需要耗費的心理能量,而且可能話不投機或冷場。

而小說的魅力之一,是讓我們穿越時空、在那個時代的那不勒斯小鎮上,體驗我們現實中少有的人性,在那個語境下理解“我”的想法,使我們更具有同理心。

也許是因為當時教育不發達,也許是莉拉天賦異禀,總之,“我”終其一生,都仰望、豔羨莉拉的天才,“我”的創作靈感都是被莉拉激發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我”的作品都是莉拉借助“我”的頭腦和手寫出來的。

而莉拉就像一個坐擁着才思礦藏的富翁,她就是懶得開采,偶爾随意揮霍。她也視“我”為她的替身,當“我”取得成就時,她都很高興,覺得“我”替她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在張揚個性、人人想人生出彩的現在,很少有同輩朋友,把才華寄生在别人的身上了。

最古老的一種人性——嫉妒

“四部曲”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亮點是對嫉妒的挖掘。

從嫉妒的對象上看,有女人之間的嫉妒,有男人對女人的嫉妒,有長輩對晚輩的嫉妒等,而嫉妒的内容,有對才華、美貌、社會影響力等,不一而足。

那不勒斯四部曲三觀真的好嗎(那不勒斯四部曲)3

《我的天才女友》劇照

為什麼嫉妒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情感?因為早在物質匮乏、生存資源貧瘠的遠古時代,人們過群居生活時,一個人的優勢直接影響到有限的資源分配不均,使其他人的資源不充足,引起其他人産生既羨慕又憎惡的心理,還會引起百般阻撓被嫉妒者成功的内鬥。

小說把這種小心眼發揮得更深遠。“我”在中學時,想在一份重要雜志上發表文章,花了很多心血寫成,但投稿後沒能發表。到了中年時期,當時幫“我”提交稿子的“我”的情人尼諾承認,當時他看到“我”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他不相信是“我”寫的,他嫉妒“我”的才華,于是沒讓“我”發表。“我”時隔多年還是很生氣,因為中學時“我”還以為不被雜志認可,心裡特别難過。

後來“我”離婚後想再出書,當年一手發掘“我”的第一部小說的前婆婆,讀完新小說後大肆貶低,說“我”寫得太爛,以緻于“我”很久都沒有信心出版。後來“我”被出版社催稿催急了,端出了幾年前的手稿,出版社說新小說特别精彩。“我”前婆婆得知後,還發動各種關系想影響出版社,阻止新書的出版,但沒有成功,反而是新書大賣。

這裡的“我”前婆婆可是一位高級知識女性,在意大利擁有高階的社會關系網絡,除了想報複“我”和她兒子離婚之外,還有一種文人相輕的眼紅,心裡憤恨,不惜花費自己寶貴的精力和資源去阻礙别人。

“我”也不例外,“我”一直在嫉妒莉拉的天賦。即使“我”晚年功成名就,發現莉拉在電腦前寫東西,還是會懷疑她在寫一部絕世名作,一旦出版就會立即遮蔽了“我”一生所有作品的光芒。雖然“我”很成熟,“我”不會那麼壞,如果她出書“我”肯定會幫她,但“我”還是焦慮不安,生怕她真的寫出來。

除了友誼和嫉妒,小說本身足夠吸引人,值得推薦。書中各種人物活靈活現,故事偶爾會有驚人的反轉。我個人覺得最後的結局不明确,有好幾件事嘎然而止,沒有交代。而且,我很想吐槽譯文中“熠熠生輝”,至少每本書中出現過兩次,中文裡不是沒有别的詞替代“熠熠生輝”了。

總之瑕不掩瑜,也許作家不想露面,就是想讓作品本身說話,看到底能流傳多久、多廣、多深。人性亘古不變,人性刻畫得好,就能令全世界不同的人在閱讀的河流中看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人栩栩如生的倒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