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康震
書籍是人類積累、保存、傳授、傳承知識的平台和載體。對于作者來講,是在記錄事實和曆史,傳遞自己的理念和觀點;對于讀者來講,是希望通過閱讀獲取未知的知識,深化對于世界的認知、指導自己的行為。這就是閱讀、書籍和作者三者之間的基本關系。
也因為這樣,閱讀本身存在很大的困擾,也面臨不小的困境,這是因為,人類的見識永遠是有限的,而閱讀的期待是無限的。在閱讀過程當中會産生批判,也就是閱讀者對于書籍本身的不滿意,即書籍沒有滿足自己對于未來的一種期待。一個人為什麼喜歡讀一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對他來講意味着一種未知的未來、未知的空間,但當他發現讀到的隻是過去或隻是現在,他就會很失落、很失望。正是這種緊張的關系,讓讀者和作者之間存在着一種永恒的矛盾。
正因為如此,閱讀才會常新。怎樣才能做一個健康的、始終有活力的閱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自己也要進行寫作。實際上,閱讀中的不滿足和不滿意就是觸動每個閱讀者自己進行寫作的動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我們這代人都特别喜歡看連環畫、小人書,不隻愛看,還想畫。因為閱讀讓人産生的最大沖動就是,你自己也想成為作者,也想參與其中。我當年看連環畫的一個直接的動力,就是我想畫我自己的連環畫。後來長大了,就開始讀一些小說,讀一些詩詞。當時我讀了王蒙的《青春萬歲》,還讀了賈平凹的一些散文,自己就有一種沖動,也想寫小說、也想寫這種散文。無論寫得好與不好,那種沖動在寫了之後就得以消解、得到了實現。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閱讀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己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一個不斷地解除困惑、解除局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産生閱讀、模仿、體驗,再閱讀、再模仿、再體驗,直到最後,有可能變成一個職業的寫作者。
閱讀當中存在的困境,有知識的困境、見解的困境,也有成長的困境、自我實現的困境。一個沒有閱讀欲望的人,就是一個沒有困境的人,一個無意義的人。因為隻要人類存在,他就必然會有困境和困擾,而這是人進步的必由之路。就像一扇門,比方說你要從A空間到B空間去,那就要經過這扇門,于你而言它就是阻礙,也就是一個困境。隻有把門打開了,才能形成一個通道。我們經常說危機意識,有危才有機,才會居安思危。危是什麼?就是對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對自己未來發展的不确定性,對成長本身存在的焦慮。當這個“危”被我們克服、這扇門被我們打開之後,後面就是一個空間或是一條道路。世上原本沒有道路,隻有當我們行走其中,把雜草、碎石都踩在腳下,才能形成通道。
書籍對我們來講,本身就是道路。我們閱讀了很多書籍,就相當于走過了一條道路,走到一定的時候,就打開了一扇門,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本書都是一扇門,我自己的體會是:要讀很多書之後,才會打開一扇門。
閱讀是我們渡過疫情的最好方式。這次疫情讓人們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樂的人生并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而是要能像儒家所說的那樣,做到“慎獨”。當一個人獨處時,認真想一想,到底什麼才是人生。疫情期間,各種真假消息滿天飛,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個人的淡定、内心的純淨?我覺得,最好就是拿起一本好書,把它讀透。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知識體系。當你把一本書讀完之後,就相當于和一位好朋友,或一位好學者、一個有見識的人,深度交談了幾個月。疫情期間,我堅持每天抄錄古典詩詞、組織學生每天在群裡打卡,讨論讀書心得、研究學問,我自己每天也看不少書、寫一些論文,這些都是能讓自己更加确認自身價值存在的方式。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内心淡定、從容、堅守,對我們每個人人格的養成和成熟都非常關鍵。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勝、王斯敏、杜羽、蔣新軍 實習記者 景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