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1:20:43

清順治七年十二月,清初政權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時年39歲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衮在“獵于邊外”途中,墜馬跌傷,并很快“薨于喀喇城”。接到多爾衮薨逝訃聞後,順治皇帝“震悼”,并立即下诏“臣民易服舉喪”

根據清朝官方文獻的記載說明,多爾衮是因為“有疾不樂”,才帶領“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額真、官兵”外出狩獵;原本身患有疾,再加上圍獵途中的“墜馬跌傷”,多爾衮能在39歲之壯年薨逝,也算情理之中。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1

騎馬狩獵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之高。這說明,就算當時的多爾衮果真是因為“有疾不樂”才去狩獵,其所患疾病也絕對到不了“墜馬跌傷”的程度,更不會和其猝然薨逝有着直接關系。更何況,就在多爾衮外出圍獵之前,他還剛剛納了兩位妃子,其身體素質可想而知。更何況,一個自幼習練騎射之術,身經百戰,永遠沖鋒在前的滿洲猛将,會在狩獵途中“墜馬跌傷”

這說明,多爾衮在正值壯年的39歲猝然薨逝,疑點太多,絕非“患病”或者“墜馬跌傷”所緻!那麼, 多爾衮薨逝的真正原因何在?或許,我們來了解一下順治皇帝在多爾衮薨逝以後的各種反常表現,尤其是一道爵位晉封谕旨的發布,就能找到答案。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2

順治皇帝的反常表現

《清實錄·世祖實錄》記載了多爾衮“柩車”運抵京城時,順治皇帝的具體表現:

上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出迎于東直門五裡外。上親奠爵。大恸。各官伏道左舉哀。由東直門至玉河橋、四品以下各官、俱于道傍跪哭。至王第、公主福金以下、及文武官命婦、俱缟服、于大門内跪哭。

就多爾衮在清初時期的特殊地位和影響,順治皇帝對其如此禮遇,尚屬正常。可在一場“大恸”表演以後,順治皇帝卻随即下達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取攝政王府所有信符、收貯内庫;取賞功冊、收進大内”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3

多爾衮一死,就立馬收繳代表其所得功績、所做貢獻、所獲封賞的證明材料;就立馬收繳其和諸王公大臣們的往來信件,留作證據;這說明順治皇帝在多爾衮剛剛薨逝就立即鋪開了對其政治清算的整體計劃。

如果不是事先有所安排,不是預先得知多爾衮的死期,恐怕無法做出如此迅速的反應和安排!

另外,在《清實錄·世祖實錄》的記載中,在順治皇帝親迎多爾衮靈柩和下令收集其罪證之間,史官還有四個字的記載:“太白晝見”

所謂“太白晝見”,即太陽出現的早上,金星尚未落下,形成兩星并現的奇特天象。根據古書記載,“金、火并為罰星”,一般代表“君主失誤之處,大臣借此向君王提出建言”

在兩件要事之間,史官将“太白晝見”之帶有特殊含義的天象刻意記載,果真是天象巧合還是史官想借此向順治皇帝的背地做法,提出批評建議?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4

一道封爵谕旨,說明了一切

在迎回多爾衮靈柩以後,順治皇帝立馬展開了對多爾衮一母同胞之兄長阿濟格的重重懲治。《清史稿·列傳四·諸王三》如此記載其獲罪之由:

八年正月,多爾衮薨于喀喇城,阿濟格赴喪次,諸王夜臨,獨不至,召其子郡王勞親以兵脅多爾衮所屬使附己。喪還,上出迎,阿濟格不去佩刀。勞親兵至,阿濟格張纛與合軍。多爾衮左右讦阿濟格欲為亂,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遣人于路監之。

也就是說,多爾衮薨逝以後,阿濟格有着發動武裝政變,接管朝政大權的“謀逆大罪”。據史料記載,多爾衮臨終确實曾遣派阿濟格帶兵三百返回京城,以做好接管朝政大權的安排。可沒等阿濟格返回京城,順治皇帝就已經在濟爾哈朗等人的協助下,做好了應對一切武裝政變的安排,并在多爾衮靈柩到達京城的當天,将阿濟格的陰謀一舉擊破,順利接過大權。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5

多爾衮劇照

對于阿濟格政變一事,是順治皇帝未蔔先知,還是早就明确了多爾衮死期,早早地做出了相關應對安排?

如果這還說明不了問題,我們再來看下順治皇帝親政以後,對諸多王公貝勒的罕見加封。

在順治皇帝頒布的親政谕旨中,除了常規的“大赦天下”、“大政方針”等信息,還專門強調了往後政事的處理辦法:諸王、議政大臣、遇緊要重大事情、可即奏朕。其諸細務、令理政三王理之

谕旨中的“理政三王”,即為愛新覺羅·尼堪、愛新覺羅·博洛、愛新覺羅·滿達海。注意,這三位被順治皇帝委以重任的皇室宗親,全部曾跟随多爾衮“外出狩獵”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6

清代皇室“狩獵圖”

順治八年正月,親政谕旨發布不久,順治皇帝又專門下發谕旨,晉封博洛、尼堪“俱為和碩親王”。二月,順治皇帝再度專門下發晉爵谕旨,将滿達海、多尼封為“和碩親王”;羅可铎、瓦克達、傑書封為“多羅郡王”。至此,當初跟随多爾衮外出邊關狩獵的諸王公貝勒,幾乎全部得到了爵位的晉封。

更關鍵的問題在于“理政三王”之滿達海、尼堪、博洛的最終下場:滿達海和博洛均被削除王爵,剝奪谥号;為國捐軀的尼堪,也隻能僥幸保留了爵位。一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戲碼,被順治皇帝玩的如此順溜。同時,這也直接證明了多爾衮猝死絕非病患或者墜馬,而是順治皇帝借由王公貝勒之手暗裡進行的謀害。

多爾衮是被順治帝刺殺的嗎(果真是墜馬跌傷而亡)7

後記

一代枭雄多爾衮,為清朝建立、入關并逐步統一中原,建立全國性政權做出了絕對不容磨滅的巨大貢獻。在順治皇帝年幼,尚不能親政的時期,身居攝政、把控朝權的多爾衮确實有着太多僭越、逾制乃至權勢淩駕于順治皇帝之上的罪過,但這絕對不能成為其被順治皇帝暗裡謀害的理由。

正如史官在《清實錄》中,借由“太白晝見”天象暗責順治皇帝一樣,順治皇帝背地所為确實稱不上王道所行,對多爾衮也太多不公。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東華錄》、《鞑靼戰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