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皆愛雪。
在冷冽的冬日裡,聽一曲清寒小調,溫一壺陳年老酒,賞一窗素裹銀裝,品一首唐詩宋詞,偷得浮生半日閑。
人生惬意之事,莫過于此。
01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複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在甯靜的雪夜裡不時的響起,詩人聽着折竹聲,便分辨出這來的是一場大雪。
晚明文人高濂的《山窗聽雪敲竹》裡說,“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
願我們都能擁有此等詩心與情懷,在嚴冬裡亦能體會古人聽雪敲竹的雅趣。
02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清晨起,打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
雪後初晴,院子裡,屋檐下長長的冰溜子還未融化,牆角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詩人不禁贊歎:梅花這般清高堅韌的性格,是多麼不尋常啊!
梅花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古人對梅情有獨鐘,視賞梅為一件雅事。
03
《雪梅》
〔宋〕盧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已入寒冬,放望眼去,天地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裡隻見那一簇簇随風搖曳的梅花還在淩寒盛放。
梅與雪是萬物蕭條中僅存的一抹淡雅,難以去評議誰的高下,隻得擱筆好好思量。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04
《蔔算子·詠梅》
〔宋〕陸遊
驿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
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着 同:著)
驿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默默地盛開着。
暮色将至,它又将遭受新一輪風霜的摧殘。可梅花毫不畏懼,它不介意風吹雨打,也不在乎無人過問,更不屑同百花争寵,隻如往常般散發着縷縷清香。
世間最難得的就是曆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故梅花雖不是稀罕之物,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也屢屢為之傾倒。
05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将至,你是否願意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溫酒的習俗自古就有,經過加熱後的酒,不僅香味更充分,且口感更好,還有暖胃之功效。
風寒霜重的窮冬,不若備一壺好酒,一室暖爐。邀上三兩好友小酌一番,醉看萬物酣眠,靜候雪落傾城。
06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位老翁,獨自在江心垂釣。
在刺骨的寒風中,在荒無人迹的江面上,連飛鳥的身影都已絕迹,為何這位漁翁卻執著于此?
冷夜有清音,歲寒有清歡。任憑風吹雪打,我自巋然不動,與寒冬鬥争,與魚兒較勁,垂釣之樂,隻有釣魚的人才懂。
0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節選)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一夜之間,冬雪将枯敗萬物點綴得如詩如畫。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争相開放。
随着白雪翩跹而至,遠處的山,近處的樓房青磚黛瓦都披上了輕盈的仙袍。
楊萬裡的《觀雪》詩:“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老天不惜的雪花,在人間卻是受寵得很。
08
《别董大》
〔唐〕高适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春夏秋冬,四時之景各有不同,我們見過春天的明光潋滟,賞過夏天的滿目翠綠,看過秋天的柚黃橘紅,也踏過冬天的皚皚白雪。
林清玄說過,“冷暖原來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在肌膚上的,而是心情的。”
遠方的朋友,在這紛紛揚揚的大雪裡,我們隻訴溫暖不言别離。冬日雖寒,心熱則暖。
冬日暖陽下
是慵懶自在的負暄閑坐
大雪飄零時
是其樂融融的圍爐寒暄
瑟瑟寒風中
是暖人心神的人間煙火氣
四季輪回,忽而已冬
願您及家人
萬事勝意,手握溫暖
安安穩穩的度過一冬又一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