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三兩好友,于靜谧茶室相約飲茶。
好友尋來一泡好茶,邀衆人共品,朋友對這泡茶的口感侃侃而談。
你脫口而出一句“不錯,挺好喝”,衆人還期待你說出什麼,你卻詞窮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都是如何評價一杯好茶的?
宋徽宗的著作《大觀茶論》對于北宋時期的茶事有詳細的記載。
同時也為後人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料。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這樣寫道:
"夫茶以味為上,甘香重滑,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
大概意思就是:茶以滋味為最重要,全面完美的滋味包括甘、香、重、滑,隻有北苑、壑源的茶葉兼具這些滋味特點。
“甘香重滑”可以說概括出了茶味的真谛。
《大觀茶論》中對于香氣有這樣的描述:”入盞則馨香四達,秋爽灑然。“
翻譯過來就是入盞點茶時就會茶香四處飄達,像秋日的涼爽之氣一樣清涼爽快。
那如果想要真實的感受到濃郁持久的茶香,不妨泡一泡武夷岩茶,那曼妙的滋味和多變的口感一定不負你的期待。
淋漓盡緻地展現武夷岩茶的”香、甘、清、活“。
《茶譜》中也寫道:“瓯未至唇,香氣盈鼻矣”。
意思是:茶杯還沒到唇邊,香氣已萦繞至鼻尖,悠揚的茶香讓鼻子率先開始享受一泡好茶。
《許然明茶疏序》在小引中提到“香生齒頰”。
細比一番,與齒頰留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香色俱全,尤蘊真味”,真味一詞或許就是好茶給人的感受。
《品茶要錄》言:"力厚而甘“,講的就是茶湯厚重而甘潤,茶湯喝起來有質感。
乾隆皇帝的《冬夜煎茶》一詩中這樣寫道武夷岩茶:
“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鲠”,寥寥幾筆就精準地形容出岩茶的精妙所在。
翻譯成我們現今大部分的解釋就是:
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醇而厚、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關于品茶一直是一門學問,就像老一輩說的一樣,需要的就是多聽多喝多學。
看了古人的智慧結晶,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收獲?
大家平常是怎麼形容茶的口感,不如在評論區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任意一泡茶都可以哦!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中國茶。
歡迎各位朋友點贊關注,提出不同建議在評論區裡進行讨論。
本文由茶人陳馨原創撰寫,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葉知識,快來關注茶人陳馨。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