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布票
布票,也稱“棉布購買證”“購布票”“購布證”,其自1953年開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業部門印發,是供城鄉人口購買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種票證。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勢下的産物,在計劃經濟時代,百姓過冬過年需要預備布匹和布制品,這時就要用到布票。
在我上小學、初中的上世紀80年代,憑票購買日用品不是什麼稀罕事,那時沒有什麼超市,一個鄉鎮就一家合作社,售買日用百貨,如果購買自行車等大件商品就得去縣城了,前提是得有購車票,做營業員“站櫃台”是非常體面且牛氣的職業。布票作為管穿衣蓋被的“通行證”,幾張花花綠綠的紙片就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印象最深刻的是剛記事的70年代末,家裡人口多,房子少,需要把兩間舊房翻蓋成四間新房。牆可以用土坯壘,用泥巴垛,但打地基卻需要買石料砌。家裡沒有這筆錢,隻好把全家一年的布票拿出來,好說歹說才換回來幾車石料。這一年,我們全家七口人沒有添一寸布,洗洗舊衣服就過了新年。當時我父親是退伍傷殘軍人,每月都能從鄉裡領回定額補助,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家庭條件在我們村應該算是中等偏上吧,日子還過得如此艱難,可以想象當時的生活水平。
80年代初,大哥到了找對象的年齡,那時農村青年冬天最時髦的裝扮就是披一件黑色的大氅,帶大絨毛翻領的那種,一般不穿袖子、不系扣子或隻系最上邊一顆,類似于現在的披風,像影視劇中的山大王,特有範兒。為了給大哥置辦相親的行頭,父親拿出了僅剩的一點布票。大哥高興了,不僅有了一件帥氣的衣服,還相親成功,娶回了嫂子。我卻噘了好幾天的嘴,因為年初就答應過年給買的新衣服沒了蹤影。這件大氅後來被鄰居借去多次,見證了好幾樁姻緣。
好像在不知不覺間,商店裡的東西豐富了,買東西不需要票證了,布票等票據逐漸退出了流通流域,成為一種時代符号、一種記憶。一些收藏者看到了其潛在的收藏價值,做起了專題收藏。目前國内收藏市場上,一套布票價值過萬,甚至數十萬元者,不乏其例。目前哪些布票值得收藏呢?不防科普一下:
一是開門布票。又叫“首發布票”,指的是各地最早發行的有效期為1954年9月至1955年2月的第一期布票,以及有效期為1955年3月至8月的第二期布票。就像郵市上的“首日封”一樣,講究的是一個“早”字。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除少數地區外,市面上這一類布票已是鳳毛麟角,存世量越來越少,收集難度越來越大,不少品種彌足珍貴。
二是特種布票。類似郵市上的老“紀”“特”郵票,以便與普通郵票區分。指的是在特殊情況下和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布票。比如福建的支前布票、新疆的支邊布票,陝西、甘肅、青海、貴州、雲南等地冬季寒冷補助布票以及少數民族補助布票,各地貧下中農補助布票、知識青年專用布票、下放幹部專用布票等,這些特種布票的收藏前景被普遍看好。
三是軍用布票。在部隊裡當年實行的是半供給制,即外套由部隊供給,内衣則由個人購買。所以軍用布票使用的範圍小,布票發行量也小。軍用布票首發的是東北商業局,其他許多地方在發行民用布票的同時,也印發了軍用布票,有的是專版印刷的,有的是在民用布票上面加印“軍”“軍用”或“軍人”字樣。後來,軍用布票由國家商業部負責印發,從1955年秋到1984年結束,最大特點是全國通用,因此全國各地基本上不再印發軍用布票。如同社會上追捧軍用腰帶、軍用皮鞋皮靴的質量精良和神秘感一樣,軍用布票設計印刷通常比較精美,又是特種人群使用的,深受收藏者喜愛。
四是僑彙布票。僑彙票系有價票證,是上世紀60年代各地人民銀行和糧食、商業部門聯合發行的版式僑彙商業供應證或僑彙特種物資供應證,面額為“元”。僑彙票中的布票需在指定的華僑商店使用,使用者持券花錢,按票售價平價購布。還有一種填寫式華僑特種供應布票,需要時,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臨時填上供應布票數量和品種。由于當時我國境内僑民人數很少,僑彙布票發行量也很小,且使用管理十分嚴格,所以此類布票留存于世者相當稀少。
五是奇異布票。奇異布票也叫異形布票,如山東省發行的“1961.9-1962.8布票”2尺8、3尺、3尺3和臨時調劑布票3尺、5尺。其票面由正券和副券組成,酷似郵票小型張,規定正券不能買布,副券離開正券無效。拿其中3尺3布票來說,正券位于上方,下面為副券“農村鞋面補助布票”半市尺,左右兩邊副券面額分别為1市寸、2市寸、3市寸和5市寸、7市寸、1市尺。購布時,按購布數量剪去相應數量面額的副券即可。此券由30個“山東省”字樣和30個“商業廳”字樣組成背景圖案,設計制作精美,别具一番特色。除山東省外,廣東省和湖北省也曾發行過類似的布票,都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六是樣張(票樣)布票。此類布票由于沒有流通使用,幾乎全新,品相極佳。能夠收集到布票的樣張(票樣),可以為自己所集同款布票增彩,從而提高布票的收藏質量。
七是尺寸合一布票。凡是面額量詞中有尺、寸、分的布票,人們就稱其為“尺寸合一”布票,例如,7尺5寸、2尺8寸半。新疆布票用的是米制單位,所以有些品種面額中含米和厘米等量詞,如4米83厘米。有人選擇尺寸合一布票進行專題集藏,難度較大。
上述這些布票如果是某一時間段、同系列推出的話,還可以組成成套布票,亦稱“套票”。有的地方管“套票”叫作“×枚套”如“9枚套”,有的地方則叫“×全”如“8全”。有點像郵市上的“小全張”“小版張”“四方聯”等組合。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套票比散票收藏價值更高。有的票證收藏愛好者專題收集背景圖案有紀念意義的套票、特種布票套票或各地後期布票套票,這些品種都是極佳的選擇。
從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到被有雅興、有投資眼光的收藏者作為藏品,布票身份的變化說明了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穿衣用布問題,體現了物質生活的豐富和社會進步,體現了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壹點号風雲行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