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6:59:24

南都民調年終盤點報道之二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

2021,年至歲尾。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年,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仍在繼續,防疫人員在烈日風雨中堅守崗位;這一年,河南暴雨中群衆手拉手幫助受困者,網友自發接力“救命文檔”;這一年,“絕絕子”“破防了”頻上熱搜,成為年度關鍵詞……

回望2021,公衆的生活和心态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些令人“破防”的時刻?為了解時代巨變中的社會生活與公衆心态,南都民調中心在此前連續5年組織公衆生活感知度調查基礎上,于今年12月中下旬發起2021年度生活大調查,并推出系列年終盤點調查報告。本篇《公衆社會生活感知度報告》,用1094份調查樣本,從個人學業事業、家庭情感、健康生活、社會心态、幸福感以及未來期許等十一個方面,對2021年的公衆社會生活進行全面回顧與盤點,為社會群體畫像,為公衆心理把脈。

個人事業: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有升職或加薪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2

2021年,課題組持續關注職場人群,描摹職業生活與年輕人的心态。一方面推出新職人系列調查,結合近年來經濟發展以及就業市場新亮點,深入調研外賣騎手、漢服造型師、劇本殺主持人等新興職業群體的工作狀況、心理狀态,用數據、故事、鏡頭等不同方式展現各類職業群體面貌;另一方面,關注上班族通勤狀況、職場歧視等熱點議題,用數據呈現職場生存現狀。

那麼,這一年裡職業人群在事業方面具體有哪些變化?從調查結果來看,相較于2020年同題調查中超兩成受訪者在事業方面沒有變化,今年有更多人表示事業有了積極改變。38.55%的受訪者表示2021年有升職或加薪,22.21%找到工作或是跳槽了,20.14%掌握了新技能,17.49%做生意賺錢了。

但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也有14.61%的受訪者表示今年有降職或降薪,14.27%的受訪者失業或還在找工作,13.35%的受訪者選擇自主創業,10.47%的受訪者生意虧損或負債。

對90後受訪者王先生而言,今年變化最大的是換了三份工作。“4月份辭職後,5月份入職新工作,由于覺得很無聊,做了一個月又辭職了,8月份入職了現在這份工作。”王先生現在從事電商物流,是一名倉庫管理員,每天朝9晚6,彈性打卡。他說:“每天來回穿梭在兩萬平方米的倉庫,步數不少于一萬五,不用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裡。”王先生表示比較喜歡現在的工作氛圍,希望可以長久做下去。

個人學業:近三成受訪者順利升學、成績進步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3

青年學生是洞察社會的“晴雨表”,課題組多年來重點關注學生群體,針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高考志願選擇、大學生就業等話題發起過一系列調查。今年4月,面對202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課題組再次發起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意願與就業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受訪應屆畢業生選擇工作崗位時最看重薪酬、“五險一金”等福利、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最受歡迎。

除了畢業生就業外,今年學生群體在學業方面還有哪些變化?調查中,29.78%的受訪學生表示順利升學或考研,28.44%表示學習成績進步,20.89%的受訪學生表示學習成績退步,20.44%表示學業上沒有任何變化,還有16.44%改變了就業意向。

00後受訪者可可告訴研究員,她今年考上了廣東工業大學,但比較遺憾的是沒有考上第一志願,“我最想去中南大學,想到外省體驗一下獨自生活,可是我成績不夠。”受訪者趙同學今年最大的變化則是離開廣州去了澳門城市大學讀書,“其實我原本是打算出國讀書的,但無奈國外疫情防控比國内差太多了,所以當時在香港和澳門兩地徘徊。”她說近兩年大灣區建設令兩地通關方便了很多,節省了不少時間,這也是她願意到澳門讀書的原因之一。

家庭情感:近三成受訪者戀愛或結婚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4

年關将近,被催婚是不少單身者難以避免的話題。2021年初課題組發起的春節假期經曆調查中,60.76%的未婚受訪者表示自己被催婚,其中父母催得最多。此外,課題組連續多年關注年輕人的婚戀觀,今年“雙11”前夕發起的調查顯示,六成受訪者擇偶最看重人品素質,四成會考量對方經濟條件,過半數單身受訪者面臨着“單身壓力”,“不想将就”和“社交圈窄”是他們單身的主要原因。

有人享受單身,也有人收獲愛情。年終調查結果顯示,19.65%的受訪者表示今年依舊單身,29.62%的受訪者今年戀愛或結婚了。還有不少人收獲了親情和友情,23.58%的受訪者今年和親人朋友團聚了,20.11%表示結交了知己,17.73%表示自己或愛人懷孕生子。

受訪者劉女士告訴研究員,她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有了娃,帶娃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有辛酸,但總體還是幸福的。自己以前是一個比較喜歡到處玩、到處旅遊的人,家庭迎來一個新成員後,會比過去更加有責任心。

此外,生活有喜也有悲,一成左右受訪者表示經曆了親人離世、失戀、離婚或是人際關系出現問題,6.76%表示遭遇家庭變故。

生活心态:近六成受訪者更珍惜家人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5

面對生活的無常,學會珍惜成了受訪者2021年心态方面最大的變化。57.31%的受訪者表示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50.37%表示學會珍惜當下,享受生活;47.35%增加積蓄以應對風險。此外,31.26%的受訪者心态更積極樂觀/走出陰影,28.79%更渴望外出闖蕩,21.94%調整心态,樂于知足。從不同年齡來看,60後的受訪者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72.22%);90後的受訪者更多是增加積蓄以應對風險(51.90%)。從不同性别來看,女性受訪者表示懂得珍惜的比例更高(60.45%);男性受訪者渴望外出闖蕩的比例更高(30.82%)。

90後受訪者阿儀說,今年沒有什麼特别大的變化,依然單身,工作沒變,住的地方沒變,甚至還穿着去年買的衣服;但心态方面有一些小小的感悟,大概就是不和自己較勁了。這個變化是突如其來的,仿佛有一個瞬間失去了和自己較勁的支撐,整個人好像一下子松弛了下來。比如以前遇到一些左右為難的事,會替别人想很多,現在會首先想自己是不是開心。

個人健康:近半數受訪者今年有加強鍛煉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6

在今年的調查中,受訪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明顯提升,表示加強鍛煉和堅持早睡早起的受訪者比例分别為48.17%、37.66%,較去年同題調查分别提升10.56%、17.84%;29.34%的受訪者改變飲食習慣,15.63%更注重衛生防護。但另一方面,26.60%的受訪者反映身體狀況變差,仍有25.78%的受訪者頻繁熬夜,21.66%時常失眠,14.53%變胖了,12.89%出現脫發。

從不同年齡來看,80後受訪者加強鍛煉的比例更高,達54.55%;00後受訪者表示頻繁熬夜的比例更高,為37.60%;60後與70後表示失眠的比例更高,超過30%;各個年齡段表示出現脫發的比例都超過10%。

課題組此前開展的公衆睡眠狀況調查、全民健身狀況調查呈現出相同的趨勢。18-25歲的受訪者是熬夜主力軍,33.14%每周熬夜4天及以上;87.44%的受訪者表示有睡眠困擾,其中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占34.29%,偶爾徹夜失眠占22.14%,經常徹夜失眠占7.52%。在運動方面,83.96%的受訪者有運動習慣,其中47.04%每周鍛煉3-4次,24.43%每天鍛煉一次。

防疫生活:八成半受訪者習慣疫情防控下的生活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7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8

2021年,新冠疫情仍是繞不開的關鍵詞。調查中,86.01%的受訪者表示已習慣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生活節奏,9.51%的受訪者反映說不清,僅有4.48%表示未習慣。交互分析顯示,受訪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企業員工、個體經營者等職業人群習慣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生活節奏的比例更高,超過90%;而受訪的在校學生表示習慣的比例較低,僅為68.95%,選擇說不清達24.21%。

受訪者阿儀告訴研究員,今年她轉變了對疫情的心态,慢慢明白了“要和病毒長期相處”的含義,不再急切地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不再等疫情結束後自己再做什麼,有些事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可以做。

問及今年印象深刻的防疫經曆,65.90%的受訪者對接種疫苗印象深刻,65.54%選擇配合驗核酸,保綠碼,57.22%選擇時刻關注疫情進展,46.53%表示會提醒身邊的人注意防疫,43.60%選擇避開涉疫重點地區場所,43.69%選擇戴口罩勤洗手、減少人群聚集,41.04%選擇就地過年。

雖然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與不時反彈的局地疫情讓防控備受考驗,但超九成受訪者仍對疫情防控工作有信心,其中68.7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有信心,22.12%表示比較有信心。受訪者小穎告訴研究員,今年年初北京有本土疫情,她回到廣州後立馬收到了居委電話,讓她報備。居委及時了解跟進,讓她對防疫工作充滿信心,也感到安心。

“破防”時刻:超半數受訪者為奧運健兒的拼搏瞬間“破防”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9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0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1

“破防了”成為2021年度熱詞之一。熱度背後反映出怎樣的社會心态,公衆又有哪些“破防”時刻?調查中,75.23%的受訪者表示今年經曆過“破防”時刻。其中,個人學業/事業得到回報、身邊人的善意舉動、令人印象深刻的社會事件以及家人朋友的關心理解是受訪者“破防”的主要原因,占比超過35%。此外超兩成受訪者因感情修成正果、家庭迎來新生命、遇到難以承受的壓力或是影視/文學/動漫作品中的感人情節而“破防”。

問及“破防”時的心情,近六成的受訪者感到感動,34.63%感到開心,33.90%感到興奮,25.64%感到驚喜,在“破防”瞬間感到失落的占比21.75%,感到傷心的占比20.90%。

具體有哪些社會事件或新聞讓受訪者感到“破防”?調查數據顯示,53.42%的受訪者因“東京奧運會上楊倩、全紅禅、蘇炳添等運動員的拼搏瞬間”而“破防”,43.92%因“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而“破防”,41.83%因“孟晚舟平安返回祖國”而“破防”,40.67%因“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而“破防”。

90後受訪者小袁告訴研究員,袁隆平爺爺過世那天,他刷着抖音突然就哭了,很難過,他回想起以前跟舍友為了看袁隆平爺爺一眼,一大早騎着單車橫跨了大半個廣州城。00後陳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破防”時刻,比如學業上的努力得到回報,還有一些社會新聞事件,如河南暴雨中有人遇險時,周圍人不論認識與否都會沖上去救人,讓她十分感動。

社交心态:超兩成受訪者熟人面前健談、生人面前“社恐”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2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3

“社牛症”“社恐”同樣是年度熱詞之一,代表了一些年輕人的社交心态。調查數據顯示,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社恐”。其中,24.77%的受訪者“在熟人面前健談,在生人面前‘社恐’”,19.47%表示“缺乏社交,是‘社恐症患者’”,17.55%屬于“在線上‘社牛’,在線下‘社恐’”。另外,也有22.3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廣交朋友,是‘社牛症患者’”,還有15.81%“既不是‘社牛’,也不‘社恐’”。從交互分析來看,男性受訪者表示自己廣交朋友,是“社牛”的比例更高,為26.52%,較女性高出8.61%。00後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熟人面前健談,在生人面前“社恐”(28.68%)的比例更高。

在表示自己“社恐”的受訪者中,46.38%是因為“生活軌迹單一,缺少社交渠道”;43.28%因為“溝通技巧不足,常常辭不達意”;40.18%因為“習慣網上沖浪,缺乏現實溝通能力”;35.75%因為“性格内斂沉默,不愛表達”;33.09%認為自己“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針對“社恐”群體,受訪的“社牛症患者”也給出了一些建議,66.49%的受訪者建議“‘社恐’們走出舒适圈,多參加活動,拓展社交圈子”;53.99%建議“接納/克服自身缺點,建立自信”;53.36%希望“‘社恐’們多參加/閱讀與溝通相關的培訓/書籍,提高溝通能力”。

受訪者戴先生告訴研究員,自己是名副其實的“社恐”。在三到四個人的小團體裡面,可能比較能放開自己,但一遇到十幾個人圓桌聚餐的場合,就失語了,不敢表達自己,妥妥成為了“社恐”。他認為,生活中确實很需要“社牛”來活躍氣氛,自己也很喜歡有“社牛”朋友能夠中和一下。在他看來,“社牛”最開始是從抖音開始火的,衍生到“社恐”,一開始看到覺得特别巧妙,特别有意思。這兩個詞成為熱詞也反映出現代人對社會關系的一些反思,人們希望這樣的人打破固有枷鎖,真實地展現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年度計劃:超六成受訪者年初計劃實現一半以上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4

這一年來,公衆的年初計劃實現了多少?超六成受訪者表示實現了一半以上,其中13.99%的受訪者表示全部實現,30.35%表示大部分實現,22.39%表示實現了一半。另有20.02%受訪者表示計劃僅實現小部分,6.95%表示基本沒實現,6.31%表示沒有計劃。

與去年同題調查相比,2021年受訪者計劃執行力大幅提高,基本沒實現計劃以及沒有計劃的受訪者比例明顯降低。但00後受訪者的計劃執行力依舊較低,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計劃的00後比例僅為29.07%,而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該比例均在40%以上。

受訪者林先生表示,自己今年最想實現的目标已經達成,就是當消防員。“小時候的志願是當兵,過部隊生活,與家人商量後,我最終選擇考消防員。今年成功實現,7月已開始集訓。”林先生說,消防員的經曆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破防”瞬間也很多。“這幾個月見過太多生離死别,有意外火災現場,有跳樓現場……經曆這些事情後,我覺得每個人要好好愛自己,不要做傻事,不然傷心的是在乎你的人。”

生活幸福感:超六成認為家庭和睦程度是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5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6

總的來說,公衆2021年是否過得幸福?80.17%的受訪者給出肯定的答案,表示幸福的比例較2020年同題調查提升22%。其中45.2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幸福,34.92%表示比較幸福。

問及過去一年影響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家庭和睦度選擇比例最高,為61.52%。在連續六年的追蹤調查中,家庭和睦度有五年都是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可見其重要性。其次是人際關系融洽度,50.27%的受訪者選擇此項,重要性較前兩年有明顯提升。排在第3至第5位的因素是個人發展前景、收入存款與健康狀況,占比均超過四成。

數據分析還發現,不同年齡群體眼裡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略有差異。70後受訪者認為人際關系融洽程度是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占52.24%,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則更看重家庭和睦程度;至于排在第二位的幸福感影響因素,受訪70後為家庭和睦程度(47.76%),00後、80後認為是人際關系程度(分别占53.88%、52.00%),而90後則認為是收入存款(48.73%),60後則認為是健康狀況(61.11%)。

80後受訪者默先生表示家庭和睦度對他的幸福感影響較大。“我和前妻在去年協商離婚,今年4月正式辦理完手續。”默先生表示,前妻患有抑郁症多年,默先生試圖提供幫助,希望她接受專業治療,她卻長期拒絕就醫,影響到夫妻感情。“她經常晚上看動漫看到淩晨一兩點,而我第二天還要工作,根本睡不好,後來我們就分房睡了。”默先生說,這樣無法相互理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幸福感。

對受訪者林先生而言,健康狀況是影響自己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成為消防員前,他曾做過服裝銷售、婚禮策劃等工作。之前由于工作壓力大,長期睡眠時間隻有4-5小時,導緻他身體出了問題,精神不佳、皮膚發黃、滿臉痘痘,生活幸福感顯著下降。加入消防隊後,林先生的作息時間變得非常規律,加上看醫生調理身體,目前健康狀況已有很大改善。

2022期許:七成半受訪者對新一年的幸福生活有信心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7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8

社會生活幸福感很低(八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過得幸福)19

2021年即将落幕,結束也意味着新的開始。展望2022年,75.23%的受訪者對來年的幸福生活有信心。新的一年裡,受訪者定下了哪些小目标?42.32%的受訪者希望升職加薪,39.40%計劃堅持鍛煉/健身,34.46%希望學習進步/考上心儀院校,22.58%打算工作跳槽或自主創業,21.02%打算外出旅遊,20.75%希望能脫單/結婚,17.92%準備買房,14.90%計劃買車,14.44%計劃生兒育女。

新一年,有夢想也有壓力。40.86%的受訪者認為明年主要的壓力源将是繁忙的工作或學業,39.49%認為是存款不足,35.19%是工作/求職面臨困境,25.50%擔憂自己/家人身體健康,22.58%的受訪者表示找不到未來發展方向。此外,還有兩成左右的受訪者擔憂明年疫情持續反複、育兒負擔重、尚未脫單或被催婚以及贍養父母壓力,另有1.65%的受訪者認為明年沒什麼壓力。

交互分析發現,不同年齡群體面對2022年的壓力略有差異。受訪的00後對學業繁忙(62.02%)與找不到未來發展方向(36.82%)兩點壓力更大,90後對存款不足(43.46%)與工作/求職面臨困境(40.93%)壓力更大,80後對工作繁忙(26.36%)感到更多壓力,70後對育兒負擔重(28.36%)感到更多壓力,60後對疫情的持續反複(38.89%)、自己與家人的身體健康(33.33%)感到更多壓力。

結語:

2021年仍是充滿變化與不确定性的一年。從調查結果來看,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公衆生活逐漸重啟恢複,與去年同題調查相比,更多人在事業學業上有了積極變化,收獲了愛情、親情以及友情,更重視健康,珍惜生活。但數據的另一面,仍有不少受訪者面臨事業學業的困境、家庭情感的變故以及身心健康困擾。 個體生活與心态也反映出社會狀況與群體心理。縱觀課題一年來的調查,我們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展現職場生存現狀與職業群體面貌,了解在粵的港澳青年對大灣區的認同度,挖掘年輕人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态度,探尋退休老人、老漂族群體生活與心理需求,揭開尼特族的内心困境……一份份數據與采訪背後是一個個鮮活、有态度的個體,是面對生活不易仍砥砺前進的面孔,最終彙成映射時代特征的畫卷。

在新的一年,南都民調社會群體與公衆心理研究課題将繼續關注不同社會群體的生活狀态與心理情緒,通過民調數據與深度訪談,呈現時代變遷中各類群體的精神面貌。

調查概述;

南都民調中心于12月17日至26日期間,通過網絡調查與街頭攔截訪問結合的方式開展本次問卷調查。調查共回收1094份問卷樣本,其中男性受訪者占51.01%,女性占48.99%;從年齡分布來看,00後占23.58%,90後占43.33%,80後占25.14%,70後占6.12%,60後占1.65%,其他占0.18%;

從職業類型來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員工占10.42%,企業員工占34.28%,企業老闆/管理層占6.76%,個體經營占11.33%,自由職業占10.42%,全職媽媽/爸爸占1.46%,在校學生占20.57%,無業/待業中占3.11%,已退休人群占1.10%;

從收入情況來看,13.89%的受訪者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21.02%月收入在3000-5000元之間,33.91%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14.35%月收入在10000-15000元之間,4.75%月收入在15000-20000元之間,3.11%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沒有收入的占比為8.96%。

社會調查與公共輿情研究課題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監制:謝斌 張純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文轶然 麥潔瑩 塗長芳 沈紅媛

實習生 向子欣 翁婉婷 陳子穎 溫依庭 杜美玉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報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