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交往障礙。比如,與陌生人交往時,我們是不是經常覺得溝通困難,兩人相對無言?為什麼别人的人緣很好,自己的朋友卻寥寥無幾?相見恨晚的異性,為什麼真正走到一起後,卻又很快分開了?
唯有心與心的交流,才能産生共鳴,擁有更多的知己朋友。社交中的效應與定律,教給你人際交往中的實用技巧,幫助你窺探複雜的人性心理,找到那把開啟心鎖的鑰匙。
1923年秋,馮玉祥将軍擔任“陸軍檢閱使”時,原配夫人不幸因病去世。很多姑娘四處托人介紹,想成為陸軍檢閱使夫人。馮玉祥采取當面考試的辦法選擇配偶,跟每一位姑娘談話前,都要詢問對方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你為什麼和我結婚?”許多姑娘坦率地說:“因為你的官兒大,和你結婚,就是官太太。”“你是英雄,我崇拜你。”聽到這樣千篇一律的回答,馮玉祥将軍失望地搖搖頭,表示拒絕。
一次,一位叫做李德全的姑娘被介紹給馮玉祥将軍見面。當問及這個相同的問題時,李德全爽直懇切地說:“上帝怕你辦壞事,派我來監督你!”馮玉祥将軍心頭一震,立即對這位看似平凡的姑娘刮目相看,不久便與她結為伉俪。僅憑一句個性十足的話,李德全便給馮将軍留下了不俗的“第一印象”,為日後喜結良緣打下了基礎。
首因效應,又稱作“第一印象效應”,指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所獲得的初次印象。第一印象真的有那麼重要,能夠對今後的相互交往産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嗎?
為了揭秘首因效應的奧秘,心理學家設計了一例較為典型的心理實驗:心理學家讓兩組被試者同看一張照片。他對甲組說,這是一個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他讓兩組被試者看完後分别描述這個人的性格特征。
結果,甲組的人異口同聲地描述道,照片上的人眼睛深陷,隐藏着罪惡;額頭高聳,表明他是一個死不悔改的慣犯。乙組的人則贊美道,他目光深沉,表明他聰慧睿智;高聳的額頭,正是科學家擁有堅毅性格的體現。
這個實驗表明,若第一印象形成了肯定的心理定勢,會使人在後續了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相反,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勢,則會使人在後續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對象令人厭惡的品質。
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尤其是與别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言行舉止、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内在素養和個性特征。初次謀面時,一聲溫馨的問候,一張甜美的笑靥,一身得體的服飾,一個優雅的舉動,都能給對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這種良好的印象将會持續保留下去。因此,在交友、求職、談判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印象的效應,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為日後進一步的深交打下良好的基礎。
很多男女第一次見面便相互愛慕的例子,便包含了首因效應的成分。或許他原本不修邊幅,碰巧那天他心血來潮,精心修飾一番,顯得風度翩翩;或許她原本相貌平平,恰好那天她穿上飄逸的白裙,偏在最美麗的時刻邂逅了他。如同驚鴻一瞥,他們一見傾心。盡管日後他們各自露出了本相:他,邋遢粗犷;她,容貌普通。然而,初次相見時美妙的印象早已镌刻在彼此的心上,延續着他們在彼此心中的美麗。
有一位新聞系的畢業生四處應聘無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不需要!”“那麼記者呢?”“不需要!”“那麼排字工人、校對呢?”“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了。”“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
隻見他機敏地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緻的小牌子,上面寫着“額滿,暫不雇用”。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着點了點頭,說:“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從而為自己赢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生活中也有一些原本很優秀的人才,因為某些原因沒有給别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險些與成功擦肩而過。
馬鳴是某高校研究生學院的高材生,畢業後他到一家知名公司應聘。應聘的那天,快到結束時間時,馬鳴才急匆匆地趕到了公司。隻見他身穿一件紅格子襯衣,滿頭大汗,頭發淩亂。招聘的老總見了他這副尊容,皺了皺眉頭,準備将他草草地打發走,見他的履曆上寫着研究生畢業,便滿腹疑惑地問了他幾個很刁鑽的專業問題。馬鳴回答得頭頭是道。最後,老總考慮再三,決定錄用馬鳴。
第二天,馬鳴第一次來上班時,老總對他說道:“你給我的第一印象太壞,如果不是你後來回答問題時相當出色,一定會被淘汰的。”馬鳴忙問原因。老總說道:“面試時你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紅格子襯衫,更是顯得不倫不類的,一點兒也不像個研究生。”馬鳴聽罷,告知了原委。
原來,他在去公司應聘的路上,遇上路邊發生車禍,他協助司機将傷員送往醫院後,發現衣服被染上了血迹。他忙回家換衣服,碰巧衣服沒幹,隻好借穿了表弟的衣服,然後氣喘籲籲地趕到公司。時間雖然趕上了,卻是一副狼狽相。老總知道原因後,會心一笑,善意地提醒他以後一定要給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馬鳴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為業務主管,深得老總的器重。
盡管人們知道第一印象并不完全可靠,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差錯。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跟随第一印象的感覺走。我們在日常交往過程中,除了注重自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為他人留下美妙的第一印象外,還要克服第一印象給認知帶來的障礙。我們在結交朋友時,不能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這樣往往容易錯判奸良,帶來不可彌補的遺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心是複雜的,真正的朋友或許并沒有給你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絕對是那個在你危難時伸出援手的那個人。
比爾第一次到公司上班,風度翩翩的副經理戴伊對比爾十分熱情,向他詳細地介紹公司,帶他到各部門參觀。比爾對他感恩不盡,認為戴伊是個講義氣的朋友。相反,公司裡的工程師勞德魯普見到比爾時,隻顧忙着手上的活計,連招呼都懶得打。比爾便因此斷定勞德魯普是個冷血動物,不值得深交。此後,比爾跟戴伊較為親密,刻意疏遠勞德魯普。哪知沒過多久,戴伊利用比爾的信任和年輕,讓他吃了一次大虧,比爾追悔莫及;然而幫助他挽回名聲的恰恰是被他敬而遠之的工程師勞德魯普。之後,比爾反思自己,不該僅憑一時的好惡來取舍朋友。
我們在日常交往中,既要重視第一印象,将自己最光彩的一面展現給陌生朋友,也要規避第一印象帶來的錯覺,不能僅憑一時的印象就對他人輕下結論。
以上文章來源于《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如内容有誤或侵權請聯系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