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知識網絡框架基礎知識拾遺
1.下列關于細胞呼吸與光合作用的說法,正确的劃“√”,錯誤的劃“×”。
(1)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和ATP。 ( )
(2)線粒體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産生二氧化碳和水。 ( )
(3)無氧呼吸不需要O2參與,最終有[H]的積累。 ( )
(4)人在劇烈運動時産生的CO2全部來自有氧呼吸。 ( )
(5)無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起到分離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應中14C的轉化途徑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環境中CO2濃度過低。 ( )
2.細讀教材,查缺補漏
(1)無氧呼吸都隻在第一階段釋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則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教材必修1 P94)
(2)一般來說,線粒體均勻地分布在細胞質中。但是,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往往可以定向地運動到代謝比較旺盛的部位。(教材必修1 P93)
(3)肌細胞内的肌質體是由大量變形的線粒體組成的,肌質體顯然有利于對肌細胞的能量供應。(教材必修1 P93)
(4)細胞呼吸中産生的[H]是氧化型輔酶Ⅰ(NAD )轉化成的還原型輔酶Ⅰ(NADH)。(教材必修1 P94相關信息)
(5)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見光。(教材必修1 P99學科交叉)
(6)光反應産生的[H]是輔酶Ⅱ(NADP )與電子和質子(H )結合,形成的還原型輔酶Ⅱ(NADPH)。(教材必修1 P103相關信息)
(7)硝化細菌能利用氧化無機物釋放出的化學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糖類,這些糖類可供硝化細菌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教材必修1 P105)
3.規範答題訓練
(1)在農業生産中為避免出現“午休”現象,應采取的措施是 。
(2)“落地生根”(一種植物)與硝化細菌都能将無機物合成有機物,試分析兩者在合成有機物時的主要區别: 。
(3)短暫無光期間,植物體内依舊能生成(CH2O)的原因是 。
(4)夏季連續陰天,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大棚中作物的産量? 。
(5)将小球藻細胞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采用一定方法分離後,進行了如下實驗:将葉綠體和線粒體分别加入甲、乙兩支試管中,甲中盛有适宜濃度的NaHCO3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濃度的丙酮酸溶液,當處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條件适宜的環境中,兩支試管内都會産生氣泡。若原實驗在黑暗且其他條件相同的環境中進行,則甲、乙兩支試管内的實驗現象分别是 ,原因是 。 、
基礎知識拾遺答案1.(1)× (2)× (3)× (4)√ (5)× (6)× (7)×
[解析] (1)ATP是直接能源物質,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3)無氧呼吸第二階段消耗[H],無[H]的積累。
(4)人的無氧呼吸産生乳酸,不産生CO2。
(5)無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層析液起分離色素的作用。
(6)暗反應中14C的轉化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7)出現光合“午休”現象是因為夏季中午溫度高,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吸收減少。
3.(1)适時進行合理灌溉
(2)将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利用的能量來源不同,前者利用的是光能,後者利用的是體外無機物氧化分解時所釋放的化學能
(3)無光期間,光反應已經産生的[H]和ATP還能繼續用于C3的還原
(4)白天适當補充光照,夜晚适當降溫
(5)甲試管中無氣泡産生,乙試管中有氣泡産生 黑暗條件下甲試管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光反應),而乙試管中線粒體基質中丙酮酸和水反應産生CO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