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桉樹,第一印象就是有毒,種植桉樹的土壤和靠近桉樹的水源都會受到污染。而且桉樹還有“綠色沙漠”、“缺德樹”等稱謂,原因是桉樹會抽取大量地下水,大肆吸取土壤中的肥料,導緻桉樹下寸草不生。
桉樹原産地澳大利亞,19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種植。現如今,我國成為繼巴西、印度後的第三大人工桉樹種植國家。
在國内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雲南、四川等地,僅廣西一地的種植量達到了3000萬畝。既然桉樹有這些危害,為何還要大量種植呢?
驚人的生長速度普通的樹木從種植到成材出售至少要10年的時間,可桉樹不一樣。桉樹與楊樹、松樹并稱“世界三大速生樹木”,桉樹是其中生長速度最快的。
桉樹每年能生長3~6米,隻需要五年左右就能成材出售。其次,桉樹的樹幹筆直,分支少。而且桉樹能适應大部分的生長環境,生存能力很強,所以在我國廣泛種植。
巨大的經濟效應桉樹具有廣泛的用途。由于其木質堅硬,水分适中,是建材、家具領域的優質木料。在木料市場上很受青睐。
造紙行業也是桉樹擅長的領域。由于桉樹的木質纖維密度在0.75-1.3毫米之間,且色澤亮麗,是高端紙張的優質原材料。
種植一畝桉樹的五年投入成本僅為1500元左右,包括買種、施肥、人工等成本。可收入卻遠遠高于此。
市場上一噸優質桉木的價格在600元左右,一畝地大約能産80棵桉樹。一棵桉樹按照300公斤算,一畝地的五年純收入能有13000元。如果大面積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除了以木材出售,桉樹還有其他經濟效益。
桉樹葉子隻需要蒸餾提純就能得到桉樹油。桉樹油是重要的化學材料,是各種試劑的原材料,還被用于牙膏、香精的行業。連醫療方面也有他的身影,主要用于殺菌、緩解一些炎症。
桉樹油除了供國内使用還大量出口,每年的出口量達到10000噸,産生的經濟效益達到了驚人的91000萬元。
每年桉樹種植給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帶動了地區的發展,是一種“财富樹”。
污名化的桉樹桉樹這些年的名聲确實不咋地,人們談桉色變,主要還是覺得它有毒,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引導人們做出桉樹有毒判斷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桉樹會産生一些難聞的氣體,另一個是由于桉樹葉子變色引起的。
桉樹産生的氣體一直被認為對人體有危害,經過醫學檢測,氣體本身是無害的。可如果對桉樹施加了有害的肥料,這些氣體可能會吸收一些有害物質。還有一些有害細菌落到桉樹葉子上,随着氣體飄入人體中引起身體的不是也被歸咎于桉樹氣體。
掉落的桉樹葉子用不了多久就會發黑,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有毒的表現。其實不然,這是由于桉樹葉子中含有單甯酸等物質。這些物質接觸到土地中的金屬元素就會呈現出黑色。
單甯酸分子式
桉樹污染水源也是桉樹葉子變色而來,黑色的葉片漂浮在水中,引發人們對水體安全的擔憂。很多人認為水體變黑也是桉樹葉子引起的,水體變黑和桉樹葉子的關系不大。當氣溫變化過快,空氣中水分子結構失衡,就會造成水體顔色的變化。
但是,大量桉樹葉子沉積在水中還是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他樹木的葉子大量沉積也會造成污染,不必将此罪名單獨扣在桉樹頭上。
抽水機、吸肥樹過于誇大其詞桉樹的生長期确實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這是由于他的生長速度過快造成的。一個樹木三五年就要長到20米的高度,如果沒有龐大的水源和營養物質供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并不是人們說的“抽水機”、“吸肥樹”。
桉樹的根系并不發達,隻能生長到地下3米左右。對深層地下水完全吸收不到,将他與同為三大速生樹木的松樹對比,生産1千克桉樹的用水量隻有松樹的一半。
并且在雨季時,桉樹涵養水流的作用巨大,能有效的利用水源和保護水土不流失。說他是抽水機有些誇大其詞。
造成他“抽水機”的另一個因素是人們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不顧生物的生長特性,大面積、無節制的高密度種植桉樹。這樣才是造成地下水大量減少的原因。
由于桉樹的生長特性,需要大量的肥料,确實會造成土壤養分被吸走,土地闆結、貧瘠。但是,在桉樹快速生長期過後,會将自生一部分養分反補到土壤中。造成土地養分流失、土地闆結是大多數養殖喬木共有的特性,桉樹替他們背了一口大鍋。
桉樹下寸草不生更是無稽之談。
每年養殖戶都會花費時間對桉樹下的雜草和小灌木叢進行清理,以保證桉樹的正常生長。其次,桉樹的枝葉非常稀少,基本不會阻擋底部植物的陽光照射。
桉樹在水土保持、調節局部小氣候、涵養水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澳大利亞為例,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幹旱少雨,水資源極為缺乏。
但是,天然桉樹卻大範圍分布在全國各地,在天然林中桉樹占比達到了75%以上。如果桉樹真是抽水機的話,在澳大利亞早就滅絕或者被人為清除了。
有意思的是,我們認為毒性強烈的桉樹,卻是澳大利亞國寶考拉的食物。說不定這是桉樹沒有被人為消滅的原因呢,桉樹還得好好謝謝他的捕食者考拉。
桉樹的種植是有利于我們國家的發展,既能提供良好的經濟效應,還能保護生态環境。隻是有很多養殖戶不懂得科學合理的種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導緻生态環境遭到了破壞。
這些并不是桉樹自生造成的,而是屬于“人禍”。隻有将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才是長久的發展之路,需要對桉樹種植進行引導和規範,才能使綠水青山變為真正的金山銀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