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晖
夏季是各類劇集綜藝的主戰場,也是收視争奪最激烈的時段。作為一個追了五年《這!就是街舞》的老粉,硬糖君實在想不避嫌疑地安利下——有了街舞,夏天才算真正開始。
看街舞的感覺是神奇的,看舞者的感覺也是。前幾年街舞是我的bro,圍觀同齡舞者跳舞是給自己充電的感覺,街舞真正調動了我在生活中的行動力、挑戰困難的勇氣。
今年《這!就是街舞》第五季的種種預告,卻讓硬糖君陡然有了種當爹媽的錯覺。年輕舞者雖然也有滿級後浪,但總覺得他們還在“成長”——既有技能上的成長空間,也有社交和精神世界新的可能等待挖掘。他們懵懂的樣子,和硬糖君第一次看到韓宇、葉音、AC時的感覺似曾相識。
舞蹈的聖殿再度開啟,神的孩子縱情起舞。那些喧嘩、躁動、壓抑、熱望,都可一舞解憂。在大時代中,如果我們沒有什麼能把控住的東西,那在舞蹈中,起碼我們能把控住自己的身體。
街舞五年,如何破圈?回想第一季的《這!就是街舞》,彼時硬糖君個人最關心的還是隊長陣容,到處跟人讨論隊長們的舞蹈史。你造當年XX當年跳舞多厲害嗎?
作為一種小衆文化,街舞要想被大衆認知,必然要經由明星的引流。彼時人們關心的是哪個明星在跳街舞,而非街舞本身。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絕對的雙赢——街舞快速成為大衆熱議話題,明星隊長也因為舞蹈魅力圈了新粉。
到了第2、3季,情況又不同了,硬糖君的目光已經轉向舞者和街舞本身。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以前看人鬥舞,嘴裡隻有卧槽、牛逼、絕了這樣幹巴巴的語氣詞,聽隊長頭頭是道的分析,隻能學張飛來一句“俺也一樣”。但經過節目的浸潤,多少也能分得清舞種了:Hiphop彈來彈去,Breaking翻着擦地,Popping抖來抖去,Waacking像人通電,Locking突然斷電……
生命的燃燒即是本質,而街舞的本質便是燃燒。真誠的态度表達,訴諸無聲的肢體動作,從來不需要綜藝化的修飾。硬糖君能記起好多舞者的動人瞬間,葉音頂着腳傷的搶七大戰,從那會兒就看出兩屆冠軍的潛質。AC撒嬌式生氣,KUN給他抱抱安慰。看一群舞者從陌生走向熟識,因為battle不打不相識,也是消夏必備節目。
第四季應該是承前啟後的,國際化風格搭配成型的舞者,是老粉心裡封神的“高端局”。當街舞已經完成了大衆領域的破圈,我們打好了欣賞巅峰對決的審美基礎。衆人齊舞緻敬Acky桑,讓觀衆相信街舞的原動力就是熱情。而将一件事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下去,就是偉大。
巅峰産生虛僞的擁護,黃昏見證真正的信徒。從1995年就開始跳舞的Acky桑,用從未停止的舞步展現了他的信仰。齊舞告别不是煽情,而是為繼續戰鬥的勇士壯行。這一段高光場面,每次刷都能戳爆硬糖君淚點。
如今看到《這!就是街舞》第五季,看着舞者們嘻嘻哈哈充滿沖勁的樣子,似乎讓人回到了第一季的畫面。同樣未知,但具體感覺則不同。第一季的未知是對街舞文化的,第五季的未知則是對下一代舞者的。
仿佛回到了原點,又仿佛開啟了新的紀元。帕提、KYOKA、周钰翔、昂昂、豆豆、仔仔、妙玲,他們的舞蹈風格是怎樣的?會不會在節目交到新的朋友?誰會是next generation的新人王?
薪火相傳,代際循環宣傳片中,成名舞者們暢想了如果沒有街舞的平行人生。兔子說會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Poppin C覺得自己會像C羅踢足球,馬曉龍可能是話劇演員,AC要去當廚師。當然硬糖君還是覺得跳舞最好,他們不來那該少了多少精彩!
與此同時,年輕舞者正在某個角落玩着滑闆跳着舞,《這!就是街舞》顯然将兩代舞者的時空做了銜接。在前四季的節目中,街舞大神韓宇、葉音、楊凱都相繼完成了加冕,出生于90年前後的他們成為街舞走向大衆的關鍵一環。而95後及00後的舞者卻呈現了與前輩們迥然不同的代際差異——
他們年紀雖小但卻有着紮實的基本功和天馬行空的想法,并渴望尋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周钰翔是新生代舞者代表,有新生代最強Popper之稱,14歲就拿到HHI世界總決賽的Popping冠軍。面對出道即滿級的少年,硬糖君真覺後生可畏。不瞞大夥兒,我十四歲的時候還在家裡看漫畫。
KYOKA是95後日本Hiphop女舞者,想學少林拳法來與街舞融合。這個想法,拜托必須在節目裡實踐一下。已經腦補這種“武”與“舞”結合再配上國風音樂的效果了。女孩子跳起來絕對飒!
肖傑的徒弟豆豆,在繼承師父搞怪Locking風格的同時,也是舞者傳承的鮮活案例。加上楊凱和仔仔,《這!就是街舞》師父來了,徒弟也來了,頗有武俠小說既視感。硬糖君已把劇本寫好——師父說想當年我如何連戰三輪,徒弟在旁洩氣:“那您老還不是被淘汰了嗎?”師父敲了敲弟子腦袋:“隻有暫時離開,沒有永遠失敗,明年我還參賽。”
Zyko與Gumball兩大意難平的回歸,也充滿看點。去年,Zyko因為家人身體原因退賽,經常在INS上發節目片段,足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Gumball是第二季的黑馬選手,尤其擅長在鬥舞中出奇制勝。三年為期,他已經比過去更強大。硬糖君也希望回歸的選手們,這次不留遺憾。
本季年輕舞者的多元構成,呈現了一幅青年舞者群像。他們有的早已在國際比賽中斬獲獎項,有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生臉”。這些頗具青春感和未知感的面孔,沒有套路,不按常規出牌。給節目帶來了相當多的不确定性和期待值,顯然也是本季的核心看點。
新老舞者不期而遇,第五季的關鍵詞無疑是代際接力。為了幫助年輕選手更快成長,節目放棄了街道考核與分戰隊考核的模式。四季冠軍與布布、Acky、Ibuki等多位往季選手組成大師團,陪伴青年舞者不斷突破進步。
面對初出茅廬的舞者們,大師團顯然有着豐富的經驗等待傾囊相授。舞蹈如何“傳道受業”?這是節目早早埋下的伏筆。而年輕舞者在尋找摯友的過程中,又将書寫怎樣全新的故事?序幕拉開,《這!就是街舞》太讓人想一探究竟了。
時代浪潮,行業鏡鑒幾年前讓人一臉懵的扔毛巾,現在已經成為大衆共享的街舞文化标志。自《這!就是街舞》誕生以來,街舞文化得到了越來越普及的大衆認同,更将潮流、熱血、拼搏的街舞精神傳遞給更廣泛的觀衆群體。街舞不止是一種藝術形式,也不局限于一檔綜藝,而是年輕人表達态度的方式。
作為國内潮流綜藝的風向标,《這!就是街舞》通過将街舞訴諸普世藝術引發群體共鳴,切實找到了垂直文化出圈的綜藝打法。這種情感聯結,讓年輕觀衆找到了群體歸屬感。從往季的“Battle For Love”“Battle For Peace”到本季的“Battle For Hope”,街舞IP内核自我叠代的方向始終貼近最當下的青年心聲。
Z世代是互聯網原住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面臨人際關系的區隔,他們可能比上一代舞者更需要街舞建立的“社交場”。在今年的群像嘉年華中,我們看到年輕舞者是善于表達、渴求群體認同的。小胖認為“Battle For Hope”中的希望并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産生的一種能量。KYOKA說“鬥舞并不是街舞的全部,但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交到朋友。”
誠然,選擇年輕一代的舞者的确是節目的冒險,畢竟在鍛造過前幾季的輝煌後,人們會擔心中新生代能否扛起街舞這面旗幟?但就像《這!就是街舞》面世的2018年一樣,當時選擇街舞這樣的小衆文化做綜藝也是一種冒險。《這!就是街舞》一直在反哺行業,不僅将舞者推向更廣闊的舞台,也緻力于推進代際的良性循環。成名舞者固然是安全牌,但街舞需要new blood來激活生态。
95後超90%,00後接近50%,這樣的選手比例證明了《這!就是街舞》革新的決心:不遺餘力地将中新生代舞者推向市場。當舞之年,躍躍欲試。中新生代的舞者已經到了蛻變的節點,《這!就是街舞》正是要做那隻點金聖手。将風格多元、性格迥異、燃情似火的舞者們聚合在一台節目中,孕育出下一代青年文化的領頭羊。
除了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中新生代舞者的入局也蘊藏了節目的行業初心與展望。導演陸偉就在采訪中談到:“不僅要看到年輕舞者的街舞,更看到他們身上執着不放棄的精神。”經由街舞這一橋梁,不僅能完成新老舞者的對話,更通過年輕舞者的集訓展現了Z世代的精神世界。
如今,街舞全方位地進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維度:大到宏觀層面的霹靂舞入選奧運項目,萬衆矚目為之振奮。小到受衆層面的長期陪伴,成為了一代觀衆夏季的情感記憶,潤物細無聲地見證五年文娛生活變遷。
世界紛繁讓人疲憊,但街舞的世界永遠純粹,永遠不缺挑戰更強的赤子之心。這或許也是街舞節目得到認同、文化走向大衆的原因——它要你摒棄喧嘩,躬身入局。
街舞永不止步,在前輩舞者斬獲榮譽成為一代宗師後,中新生代舞者正闊步向我們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