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作者:陶希東(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以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陶希東(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全體中華兒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在開幕會上,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在全面總結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和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黨和國家事業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的基礎上,對黨和國家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了全新的戰略部署和頂層設計,提出了富有政治性、思想性、引領性、戰略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方略,也為指導全黨全軍全國各行業、各領域開展具體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當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繼續保持更加堅定的必勝信念、更加昂揚的奮鬥精神、彙聚更加強大的發展動力,是擺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戰略任務。
提高學習力,彙聚形成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重要時刻,黨的二十大在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的同時,還激發了全國人民繼續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正如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于鬥争、善于鬥争,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争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以實現高水平共同富裕為導向,各行各業從業者都要牢記“腳踏實地、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不驕傲、不懈怠、永遠奮鬥”,彙聚華夏兒女共同創造新的更大奇迹的強大精神動力,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标行穩緻遠。
提高轉換力,研究形成引領未來、指向明晰的治國理政政策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重點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發展、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推進祖國統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從嚴治黨等議題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也是全國各地各級黨政部門施政的行動依據和努力方向。為此,地方政府、不同治理主體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與自身職能高度相關的議題的精髓要求,加大調查研究、摸清基本家底、尋找發展差距,切實增強對各自領域新戰略、新要求的政策轉換力,探索形成符合規律、因地制宜、目标清晰、行之有效的新政策、新法規、新措施,有效破解制約地方治理、行業發展、産業變革、組織革新的各種痛點、堵點和難點,補短闆、強弱項,穩步推動地方治理(城市治理、區域治理、社區治理)、經濟治理、社會治理的有機融合,以多領域、多層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保駕護航。
提高創新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動能。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重創新、注重科技、注重人才,盡一切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協調發展,始終是需要牢牢把握的關鍵環節。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言“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就要求各級各地黨政部門、市場主體和從業者,高度重視“人才”“創新”的作用和力量,緊随時代之變、數字化技術之變、現代化中國之變,與時俱進、順勢而為、順時而變,積極推進“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活力社會”共建共治共享、融通協同聯動的創新治理共同體,率先打造形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引領區”“示範區”“先行區”,最終由一個個地方式改革創新“盆景”變成覆蓋全國、全民共享的共同富裕“風景”,走出一條獨特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共同繪制高水平改革開放、高質量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嶄新藍圖。
來源: 光明網-黨建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