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把笛子吹的更好聽,相信這是每一位笛子愛好者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經常有很多的敵友向我反映,吹笛子很長時間了,總是感覺聲音不通透,不洪亮,有雜音,甚至氣息不夠用。如果您有這些問題并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請一定要把這篇文章讀完,我将從科學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笛子發音這種現象的原理,并且根據原理來修正我們的演奏技術。
言歸正傳,怎樣的音色才是好音色呢當我們在描述某位演奏家的音色很好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主觀的形容他的音色很飽滿,很洪亮,很通透。那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上應當怎樣評判呢?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笛子在充分的震動。也就是笛子内部的空氣震動的很充分。隻有當這把樂器充分震動時,我們才會聽到飽滿、洪亮的感覺。這個觀點适用于其他的器樂演奏,甚至聲樂的演唱。由此可知,要想要把笛子的音色吹的飽滿洪亮,隻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讓笛子内部的空氣充分震動就可以。
那怎樣才能讓笛子充分震動呢?這就需要分析笛子發音的原理,找到笛子内部的空氣震動,與我們口中吹出氣流的邏輯關系,并根據這個關系來加以控制我們的口風與氣息,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二、笛子的發音原理笛子究竟是怎樣發音的,從物理學的角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因伯努利現象引起的管内空氣振動耦合發音。
怎樣理解這句話呢?伯努利原理就是,在等高流動中,流速快,壓強小,也就是說氣流的速度越快,那麼它内部的壓強就越小。
如圖二所示,高速氣流通過兩張紙片之間,紙片不但沒有被吹開反而更加靠近。
我們在演奏笛子的過程當中,有口腔中吹出的氣流流過吹孔表面。這會讓吹孔内部的壓強變小,從而使外部的大氣壓由外沿着笛子的管體,進來補償這個低壓區。在補償低壓的同時,管體内部的低壓空氣沿着笛子管體向外運動與大氣壓中和。這樣一來空氣就在笛膛内進行往複運動也就發生了震動。隻要持續的往吹孔表面吹氣,那麼笛子内部的空氣就會根據吹孔氣流的速度,保持相應的頻率進行震動。當笛膛内空氣震動的頻率,與樂音的頻率耦合那麼笛子就會發出樂音。如果空氣震動頻率為每秒鐘440次,那此時我們就會聽到笛子發出音高為A的這個音。
我們通過一個實驗可以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在笛子的指孔處粘貼一根非常輕盈的羽毛。當把笛子吹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羽毛既沒有被吹開,也沒有被吸進去,而是在指孔表面作往複的震動。這說明笛子發音時,既不是空氣單純的被吹進笛子裡,也不是從笛子裡面吹出來,而是在笛子的内膛作往複的振動。
三、笛子發音與氣流的關系那麼如何控制吹出的氣流,才能讓笛子充分震動呢?通過對笛子發音樂裡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笛子内部空氣震動的是否充分,取決于吹孔上方的氣流是否具備足夠的負壓強度。也就是是否具備一定的速度。且隻與這一種因素有關。也就是說,笛子的聲音是否好聽,與我們從口中吹出多少氣量沒有直接關系,隻與吹出氣流的的速度有關系。因此,要想讓笛子充分的震動,我們要做的隻是想方設法提高吹出空氣的速度。
四、笛子口風控制的邏輯通過上文對笛子發音與氣流關系的分析,我門知道了要想讓笛子内的空氣充分震動,就要提高吹出空氣的速度。那如何有效的提高吹出空氣的速度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縮小氣流噴口的橫截面積。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演奏時要讓風門的橫截面積要足夠小,橫截面積越小氣,流的流速也就越快,這樣就可以在吹孔上方形成一個穩定的低壓區,而且,吹孔要離我們嘴唇的風門兒足夠近,這樣高速氣流才能更充分的作用于吹孔表面。
氣流理想的方向是朝前吹而不是朝下吹。我們可以發現當氣流朝下吹的時候,也就是讓吹孔微微向下嘴唇内扣的時候音高會偏低,這說明氣流與吹孔表面産生夾角時,會使氣流的速度降低,由于速度降低,因此吹孔表面壓強回增導緻大氣壓的補償不夠激烈,從而降低了笛子的内部空氣振動速度。從而降低笛子的音高。這種技術用于在演奏中對個别音的音準進行微調。
五、口風控制技術的分析與應用那麼我們在演奏的過程當中,應當如何讓我們口風的橫截面積變得更小呢?首先我們來看人體面部肌肉解剖圖(圖三)
看圖可知,嘴唇是一圈輪匝肌,沒有任何的骨骼來給他做支撐,其本身隻能作向心收縮,但它的四周有提口角肌、降口角肌、笑肌、提降唇肌等控制嘴唇形狀的肌肉連接。四周的肌肉共同作用可以讓嘴唇閉的更緊。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嘴唇想象成一個袋子口。當我們用力把袋子口向兩邊拉的時候,這個袋子的口就并攏在了一起。所以要想讓兩片嘴唇靠的夠近,首先就要讓嘴角向外離心收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笑。這時笑肌把兩個嘴角向兩邊拉開。在這種狀态下,兩片嘴唇緊貼在一起。此時提降口角肌各自向兩側用力,使嘴角貼合的更加有力。為了讓嘴唇中間貼的更加緊實,這個時候用兩排牙齒為為嘴唇來做支撐,讓嘴唇中間保持緊密貼合的狀态。
在這種狀态下,當我們的腰腹部給肺内的空氣提供壓力時,氣流會從兩片嘴唇中間以一個極快的速度沖出來,這個時候風門兒就産生了。因此,笛子的風門兒不是我們提前預留出來的,而是氣流的壓力給沖開的。
所以口風的控制技術可歸納為,讓排牙齒位置對齊,且微微張開。兩片嘴唇要以牙齒為支撐向嘴角離心收縮,且在這種狀态下閉緊嘴唇。當肺内壓強達到阈值,高速氣流将兩片嘴唇中間沖開一條非常狹窄的縫隙,這條縫隙的大小取決于氣體壓力與嘴唇相關肌肉的控制力的平衡。
六、口風控制特别注意事項在此要特别注意兩點,
一、 兩片嘴唇要始終保持與人體的額狀面平行,不前後錯位,因為這樣會增加口風的橫截面積,且使相關的肌肉的控制力下降。此時吹出的氣體雖然很多,但沒有辦法形成高速氣流。
二、 喉嚨與口腔始終保持打開狀态,即口腔内部保持“打哈欠”的狀态,這樣既可以使氣流通道保持通常,又可在口腔中對氣流進行二次增壓,大大提升氣流的噴出速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