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由天眼新聞、貴州都市報聯合阿裡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發起的“讀經典·緻青春”第二期活動舉行,邀請到随身攜帶保溫杯的前浪孟堯、奮鬥中的後浪楊雨馨、二娃職場媽媽楊倩三位閱讀愛好者,現場分享自己心中的經典好書《追風筝的人》。
直播現場
《追風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一個關于友情、背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書中,主人公阿米爾和哈桑是主仆也是親密無間的好友,12歲那年,哈桑在幫阿米爾追風筝時被流氓堵在死胡同裡,懦弱的阿米爾眼睜睜看着卻選擇了逃避。之後,他甚至通過栽贓的方式,最終逼走了哈桑。阿米爾以為隻要逼走了哈桑,内心就會得到安甯,但即便移民到美國,他的内心仍然沒有如釋重負,曾經的懦弱與自私時刻的刺痛他的心。多年後,當他得知哈桑夫婦為了保護自己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槍殺,隻留下一個兒子時,終于良心發現,從而開啟了漫長的救贖之路。
讀過該小說的人,無不因哈桑的不幸而悲傷,為他的忠誠、純真、善良所感動。經曆了這一切,特别是主人阿米爾對他的态度後,哈桑還會認為這一切值得嗎,他心中為何有這麼堅定的信念?圍繞這些問題,幾位嘉賓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楊倩看來,哈桑從小就認定阿米爾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内心的神,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應該和值得的。因此,即便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仍然會毫不猶豫地去做那些事情。
孟堯表示,在書中的階級社會,哈桑作為仆人,理所當然地去追風筝,阿米爾後來之所以幡然悔悟,也是由于人生閱曆不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而已。
楊倩
分享過程中,幾位嘉賓還就諸多觀點進行了交鋒。如孟堯認為哈桑小時候确實純真、善良、勇敢,但後來之所以給阿米爾看守房子,或許也有尋找一處栖息之所的考慮。
對此,嘉賓楊倩堅決反對,她說,如果僅僅如此,那哈桑就不會在面對塔利班的威脅時,因堅持看守阿米爾的房子喪命。
孟堯
過程中,嘉賓楊雨馨還結合自己的留學經曆,分享了出國可能給阿米爾帶來改變的可能。她說,自己正是初高中時閱讀外國名著,才最終選擇了留學。因長期在父母的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因此到達國外後,還是會有陌生感,心情很壓抑。
但如今回頭看,那段經曆雖然不是很快樂,但開闊了眼界,讓自己得以迅速成長,能更深地看待問題。“我想,阿米爾之所以能反省,可能也有去美國後,沒人再當他是貴族了,經曆了人生的磨煉和洗禮後,在反觀與哈桑的關系時,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楊雨馨說。
楊雨馨
最後,幾位嘉賓一緻認為,其實本書中,無論是阿米爾還是哈桑,都沒有錯,他們原本都是純真善良的孩子,不過是種族使他們有了高低貴賤之分,被逼向了人生的兩極。因此,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其實激發了人們内心最深處的呐喊:要和平,要平等。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毫
編輯 申淩
審校 鐘俊怡
簽發 李中迪
貴州“巨肚媽媽”順利住院,腹腔有大量淡黃色積液 ,病情初步診斷為……
三伏天托舉光纜40分鐘保暢通!對話貴陽最美交警哥:這是我們的職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