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00:40:19

不到三年半,總量增長七成,如此快的“成長”速度發生在上海的濕垃圾上。

今年以來,去除3月至7月受疫情影響因素,上海濕垃圾分出量達到9328噸/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上海濕垃圾日均分出量增長了70.8%。去年上半年,上海濕垃圾日收運量更是頻頻突破1萬噸大關。

目前,上海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達8200噸/日,如果濕垃圾快速增長的趨勢持續,将對現有處置環節造成較大壓力。而對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新建采用傳統技術的濕垃圾處置項目,将面臨建設運營成本高、鄰避效應等多道難題。

這種緊迫感加速了“破題者”落地的進度,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破題者”竟是一種19世紀在南美洲發現的昆蟲——黑水虻。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11月16日)從上海綠化市容部門獲悉,一個可日均消納50噸濕垃圾的生物處置項目已在上海城投老港基地試運行,目前日投料規模已達10噸,将逐步擴大産能,該項目的主角正是黑水虻。

“大胃王”不挑食和地

在上海城投老港基地内,記者隔着防護玻璃看到了充滿未來感的智能化蟲巢——上千隻金屬筐疊成的一幢幢“高樓”。

按照黑水虻不同的生長階段,蟲巢被分為三個主功能區。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中心主任馬聰指着最靠近玻璃的一幢“小高層”:“這是孵化區,有22層,每層7排。每排3間房,是一個單元。”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1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内的蟲巢 陳玺撼攝

馬聰介紹稱,每個單元會投放750公斤濕垃圾和75克黑水虻蟲卵,它們将在溫暖的環境中住上約三天,直到孵化出幼蟲。

此時,智能系統發送指令給機械臂,将有幼蟲的單元筐移至養殖區。在該區域,黑水虻幼蟲将連續享用4天左右的盛宴,變得“腦滿腸肥”。

最後,這些肥蟲及所在單元筐被機械臂送進篩分區,經過振動篩、滾筒篩等設備的“挑選”,活蟲和蟲糞完全分離。

活蟲進入烘幹設備,變為重量不到鮮蟲三分之一的蟲幹。蟲糞經過滅菌程序,被單獨收集起來。

在三個主功能區外,還設有繁殖區,經過挑選的成蟲将在該區域完成傳宗接代的重任,産下的蟲卵是整個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據介紹,黑水虻由卵到卵的整個生命周期一般在35天左右。

“幼蟲階段是黑水虻攝食的唯一階段,也是育肥它們和決定蟲幹等産品品質的關鍵階段。”馬聰表示,每批次黑水虻在各個功能區停留的時間并非一成不變,将視濕垃圾品質、環境溫度、蟲卵質量等多種條件來進行調整。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2

黑水虻幼蟲 陳玺撼攝

未來生産線開足馬力後,老港這個黑水虻工廠每天将有5000萬條黑水虻幼蟲“打工”,僅一天就能吃掉50噸濕垃圾。

“新的空間已經預留出來,将來看它們的表現,可将濕垃圾消納能力擴大至450噸/日。”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曰豐表示,在投産前,公司詳細考察了市場上現有的多種生物處置技術,最終相中黑水虻,是因為它們是不挑食的“大胃王”,最适合用來消納上海的濕垃圾。

此外,黑水虻也不挑地方,而目前國内一些濕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普遍遭遇的難題就是落地難。

經過攻關,上海已形成标準的集約化黑水虻養殖模式,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房間可以同時養殖10層黑水虻。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的蟲巢就采用了集約式設計,高效利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

是否“擾民”決定前途

去年10月,在中科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内,記者第一次見到黑水虻。

孵化間内,幾十個正方體狀的紗網箱堆放在地上。透過白色的紗網,可以看到一群黑色的飛蟲在活動。

走近觀察,它們有點像黑色、瘦長的蜂類。在紗網底部,幾個鋪滿麥麸的塑料盒内,黑水虻幼蟲不斷扭動,貪婪地吃着飼料。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3

實驗室紗網箱内爬滿了黑水虻 陳玺撼攝

中科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勇平告訴記者,黑水虻是腐生性昆蟲,因其繁殖迅速、食性廣泛、飼養成本低等特點,已在全球作為資源昆蟲得到廣泛利用,與蠅蛆、黃粉蟲、大麥蟲等齊名,其幼蟲更因富含營養物質,是很受歡迎的飼料,尤其在淡水魚和禽類養殖領域。

說話間,一隻“漏網”的黑水虻從辦公室的綠蘿上起飛,毫不留戀,直接朝窗外飛去。

“這是黑水虻的一大特點,不讨人厭。”黃勇平表示,雖然黑水虻幼蟲與蒼蠅的生活習性相似,但黑水虻成蟲沒有進入人類居室的習慣。

它們反倒和屎殼郎有類似的“愛好”——對室外的糞便、濕垃圾情有獨鐘。所以,繁殖期的成蟲多見于農村的豬欄雞舍,以及城市的垃圾桶、垃圾場、廁所等。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4

黑水虻成蟲 陳玺撼攝

“不擾民”正是一種昆蟲能否成為資源昆蟲的決定性因素。

“濕垃圾項目必須考慮是否産生鄰避效應。”黃勇平告訴記者,如果采用一種居民印象不好的昆蟲,比如蒼蠅、蟑螂等,作為處置濕垃圾的主力,那麼即使它們再怎麼“努力”,都難以得到周邊居民的認可,還讓人為昆蟲外逃的可能性提心吊膽,害怕它們傳播病毒或造成生态災難。

黑水虻就不會造成這樣的顧慮。“還沒飛多遠,就被鳥兒搶着吃了。就算飛遠了,成蟲也不會進食,其産卵也不直接産在食物中,幾乎沒有傳播病原體的風險。”黃勇平說,有研究結果表明,黑水虻幼蟲能分泌抑制家蠅的物質,降低家蠅幼蟲在黑水虻處理過的糞便中的成活率,有效控制野生家蠅種群,減少疾病的傳播。

記者了解到,出于最審慎的考慮,中科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正在研究黑水虻基因編輯技術,已獲得殘翅或顯著增大的突變體,讓黑水虻連“逃離”濕垃圾處置廠的能力都沒有。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的相關項目就引入了該技術。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5

黑水虻遺傳操作平台成果 陳玺撼攝

讓濕垃圾廠能“造血”

在濕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上,上海曾進行過很多次嘗試,但最後往往難以持久,關鍵原因在于找不到高附加值出路。

比如,上海以枯枝落葉為主的園林廢棄物可以成為有機介質,再返還到綠化用土中。

但目前,相關産品基本隻能通過政府部門養護的公園綠地消納,許多居民小區和企業範圍内的綠化尚未納入這個循環利用系統,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較為缺乏,導緻相關企業規模上不去。

“黑水虻可以突破濕垃圾資源化利用價值不高的瓶頸。”吳曰豐表示,黑水虻鮮蟲市場價值在三四千元/噸,是很受歡迎的活體魚飼料;蟲幹是價值介于魚粉和豆粕之間的水産飼料,大緻價格在每噸5000元至9000元。

這種蟲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脂肪、天然抗菌物質、甲殼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粉碎後可替代魚粉,喂養家禽、魚。相比國際上魚粉上萬元每噸的報價,黑水虻幹蟲粉有競争力。

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已将黑水虻列為世界範圍内可替代傳統畜禽蛋白飼料的來源之一。

業内人士指出,如果開發成符合相關标準要求的寵物食品,每噸黑水虻蟲幹在海外市場的價格可達9000元至1.5萬元。

哪怕是看似無用的蟲糞,也是優質的有機肥原料,供應給有機肥廠商,也可以賣到數十元/噸。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6

陳玺撼攝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7

黑水虻蟲糞 陳玺撼攝

從産品的價值來看,黑水虻是目前依靠市場機制來消納濕垃圾的“最優解”之一。

此前,記者曾采訪多個濕垃圾轉化為土壤有機介質的項目,均因産品價值低而出現成本倒挂,沒有政府部門給予相關補貼,難以為繼。

黃勇平算了筆賬,達到量産後,每10噸濕垃圾可以轉換成2.5噸到3噸的黑水虻鮮蟲。

假設上海産生的濕垃圾全部用來養殖黑水虻,每天可産生2300噸至2800噸黑水虻鮮蟲,創造數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的市場價值,讓濕垃圾廠有了強大的“造血”功能,健康地“獨活”。

更重要的是,相比主流的厭氧消化工藝,相同量的濕垃圾用黑水虻處置的投入更低,且對環境的副作用也很小。

有資料顯示,在廣東省,采用厭氧消化工藝的濕垃圾處置項目建設費用約四五十萬元/噸,運營費用約270元至300元/噸,而采用黑水虻處理工藝的項目,建設費用約10萬元至35萬元/噸,運營費用約90元/噸。

城市濕垃圾如何處理(濕垃圾三年增長七成)8

自2018年來,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試點利用黑水虻快速消解餐廚垃圾,轉換為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 圖片來源:新華社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陳玺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