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10:39:21

來源:人民網-遼甯頻道 原創稿

在沈陽市和平區老北市漢字主題書房門前,有一排甲骨文字組成的引導區,由遠及近,每個含有“人”字的甲骨文字并排延續,如演變一般,拉近着讀者與漢字書房的距離。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1

沈陽市和平區老北市漢字主題書房門前的引導區。人民網 邱宇哲攝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主持人張振忠介紹說:“從左往右,第一個甲骨文字是一個側身而立的‘人’字,第二個是一個人跟在另一個人的後面組成的是一個‘從’字,接下來兩個人背對背是一個‘北’字。通過對各種甲骨文中的人字結構來表示人的聚集,寓意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老北市漢字主題書房。”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2

在閱讀區域看書的市民。人民網 邱宇哲攝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推門進入老北市漢字主題書房,甲骨文字随處可見,猶如穿越時空,與古人交流、寫作。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3

樓梯的每一階都有不同時代的文字。人民網 邱宇哲攝

許多漢字經過設計精妙地融入在書房的每個角落。在牆壁上、門把手上、水杯上,甚至連樓梯的每一階都有不同時代的文字。“樓梯的每一階代表着漢字的演變更疊,越往上,漢字所處的時代離我們越近。”張振忠說。

台階上,每一層都是“陡”字在不同時期的寫法,由甲骨文演變到金文,再到大篆和小篆,再往上走,還有隸書和楷書。提到小篆,張振忠說:“秦滅六國後,秦始皇規定以小篆為統一書體在全國推行。”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4

張振忠介紹漢字演變。人民網 邱宇哲攝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間又創造一種比小篆更為簡便、更為定型的新書體。這就是“隸書”。“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隸書以前的漢字是用繪畫式的線條書寫的,而隸書以後的漢字是用橫豎撇點折等筆畫構成的。”張振忠介紹說。自隸書出現後,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固定了下來,直到現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其後不久,出現了更為規範的楷書字體。漢朝以後楷書占據正統地位。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5

漢字主題書房的标識區。人民網 邱宇哲攝

在一面牆壁上,有四個甲骨文字将“漢字主題書房”圍了起來,張振忠解釋說:“這是漢字主題書房的标識區,筆杆、手、口,這三個組成了一個‘書’字,表示手裡拿着筆,把想說的話記下來就是‘書’。”

每一個甲骨文字的下面都附帶着一個二維碼,掃二維碼會出現甲骨文字的釋義。在“書”字旁邊有一個更為複雜的字,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顯示此字為“編”,用絲或皮将竹簡綁起來,為“編”字。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6

漢字主題書房的兒童區。人民網 邱宇哲攝

進到中庭,上方的九個甲骨文字吸引了許多讀者的注意。張振忠說:“甲骨文字是象形字的一種,我們用九個甲骨文字組成了一首白居易的詩,可讀也可觀。”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7

九個甲骨文字組成了一首白居易的詩。人民網 邱宇哲攝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第一個字很容易看出來,是一個‘山’字;第二個字像一個‘亭’字,但實際念‘高’;接下來是一個‘水’、一個‘雲’......”張振忠說:“我們把詩的欣賞和甲骨文字的畫面合二為一,給讀者更深層的理解。”

漢字的演變文化長廊講解稿(一間書房裡看懂漢字千年演變)8

前來閱讀的市民。人民網 邱宇哲攝

除了甲骨文字,漢字主題書房還有生僻字、疑難字、繁體字和異體字等内容,供市民查閱、認知和解讀。張振忠說:“争取用三年的時間,把漢字主題書房打造成所有沈陽人了解漢字、學習漢字的特色主題書房,讓所有人愛上中國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