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科普大賽第二季#
芝麻産量在大多地區徘徊不前,每畝産量多年保持在300~450斤,500斤以上為最高産量。究其原因是,沒有加強芝麻生長期的田間管理,部分田塊到芝麻收割時,沒有進行過中耕滅茬,小麥茬還長在芝麻行間。由此看出,加強田間管理,特别是在花期,采取一些簡單措施,就能提高芝麻産量。
一、追肥
從芝麻生長發育規律看,在分枝期後至盛花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及時補充肥料,滿足芝麻籽粒發育的需要。據科學試驗,芝麻在花蕾期追肥可提高産量20~30%,追肥不宜過早,在見到花蕾後就可施肥,追肥分地面和葉面兩種形式。地面追肥,每畝施尿索15~20斤,以深施為宜,防止肥料的損失。葉面施肥,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整個花期可噴2次以上,間隔期5~7天。
二、及時排灌
夏芝麻花期在天氣正常情況下,除結合施肥澆一次水,以水調肥外,其餘時間不需澆水。在高溫幹旱情況下,為保證芝麻正常生長,可澆水抗旱。往往花期正趕上多雨季節,田間出現積水,要及時排除,因為芝麻根系最怕水漬,如果有3個小時以上積水,會出現整株青枯死亡,對産量影響很大。
三、打頂心
為提高籽粒飽滿度,增加粒重,最簡單措施是将頂心打去,農民叫打“黃稍”,是改變養分輸送方向最有效方法,可使下部籽粒飽滿。打頂時間看苗進行,當田間芝麻有60~80%植株進入盛花期,開花後20天内,将主莖及分枝頂端生長點打去1.5㎝左右即可。
四、保葉
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進行幹物質積累,增加産量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說沒有葉片,芝麻就很難取得産量。所以,保葉也是增加籽重,也是提高産量的又一措施。有打葉食用習慣,這樣做對高産不利,不能在花期或後期打葉食用。此種習慣要改掉,讓芝麻葉片自然脫落,完成它的使命,不讓其半途而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