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如夢,花非花,霧非霧,似幻如夢,一如這夏日的感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隻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着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
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飾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詞,隻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
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如夢令
蘇轼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
别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這首詞作者以地寫人,表現作者思念故地的情愫。有告慰,有詢問,有揣想,有向往,如面對老友,娓娓談來,親切自然。
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在京中新舊兩黨夾擊下,意欲遠離政治漩渦、出知外任的心思。果然,翌年三月,作者即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
詞牌由來:
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詞雲:「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樂府遂曲「如夢」二字名曲。
或雲:「莊宗修内苑,掘土有繡花碧色,中得斷碑,載此詞。」
此調複加一叠者,名《如意令》,蓋唐武氏有《如意曲》詞名兩襲之。(見毛氏《詞學全書》)考後唐莊宗制此詞時,本名《憶仙姿》,或謂蘇轼以其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而改為《如夢令》,是此調始于五代,已無可疑,惟調名《如夢令》,或創于宋,未可知耳。
此外本調複名《晏桃源》,更名《比梅》。
如夢令格律:
以李存勗《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鳳。
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
長記别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例詞使用斜體字。
詞牌符号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
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
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
頓号「、」:表示逗。
粗體字:表示韻腳字。
〖〗:例作疊韻。
來源:宋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