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觀其風俗,則知其所以教。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何謂溫柔敦厚?溫柔者,顔色溫和而内心潤澤;敦厚者,内心寬大誠實之義。何謂溫柔敦厚之人?即仁德之君子。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
孔子認為,學習《詩》,有利于修成儒家所推崇的道德禮義中的中庸之道。
詩禮樂的教育,可以使社會生活中各種矛盾的事物和諧統一,這就是“中庸”原則的實現。
1.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為政》)
2.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八佾》)
3.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八佾》)
1.“思”字有兩種解釋:一是語助辭,沒有實際意義;一是指思想内容。《論語今讀》中的注文是:“《詩經》三百首,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不虛假。”注釋中又說:“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僞托虛徐之意。”所以“思無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
2. 孔子“思無邪”的批評标準從藝術方面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無邪”就是“歸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認為哀樂是人性之本,隻有哀樂有節,戒“淫”和“傷”。 歡樂而不放縱,悲哀而不傷痛,一切情感的外觀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符合音樂的中和之美,也就是符合儒家傳統雅樂的美學特征。
《論語》用“詩”、評“詩”的旨歸。
1.學《詩》以言談交際。
2.學《詩》以擴充識見。
3.學《詩》以識人論世。
4.學《詩》以修身達仁。
5.學《詩》以從政治民。
6.學《詩》以别成會悟。
7.學《詩》以興觀群怨。
“興觀群怨”說緊扣美善兼濟、審美與教化合一的原則展開,蘊含着樸素的辯證法和強烈的實踐品格,成為司馬遷“發憤著書”說、韓愈“不平則鳴”說、歐陽修“窮而後工”說、梁啟超“熏浸刺提”說等後世思想學說的曆史與邏輯起點,共同鍛鑄起中華民族自強弘毅融舊開新的文化傳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